滂沱大雨中,經營五年的北京華堂北苑店昨日結束營業。華堂北苑店離開后,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由于該店當初為華堂定制打造,不符合業主陽光新業購物中心發展形態,陽光新業將重新選擇戰略伙伴,擬將項目整租出去。
昨日17時,在距離閉店還有3小時,進入華堂北苑店的顧客依然絡繹不絕。商場門口張貼著三個華堂致消費者的溫馨提示公告。2009年9月16日是華堂北苑店試營業的第一天,9月25日進入正式營業階段。五年時間過去,這家日資企業昨日結束了在北苑地區的停留。
進入商場,紅色的閉店感恩促銷標語掛滿全場,營業員在進行最后的閉店收尾工作,眾多消費者則進入最后的瘋狂掃貨。盡管進入營業尾聲,但華堂北苑店還在盡心提供服務,各項設備處于正常運轉狀態。在壽司專區,兩位師傅還在現場制作壽司,生鮮專柜仍有新鮮海貨供應。
據華堂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閉店促銷的一個半月時間里,華堂北苑店銷售額比平日翻了四倍。昨日閉店客流量超乎過往。除了拼搶購物,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還有不少消費者拍照留念。一位消費者感慨,“如果每天都這么多人,這個店一定不會關閉”。
在經營結構調整下,5月北京華堂還關閉了望京店。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明年初華堂西直門店也將結束經營,這也意味著北京華堂將收縮到5家賣場和1家食品館。據了解,北京華堂最好門店業績僅有成都最好門店的1/3,北京7家門店業績總和僅有成都5店一半。業績的不理想讓北京華堂采取收縮策略將重心投向關鍵門店經營中。在一位業內人士看來,北京華堂業績下滑主要來自團隊與策略兩個主要方面。華堂在中國市場有成都與北京兩個團隊。如果七八年前,北京運營團隊及時調整市場策略不會有今天的局面。不過,沉迷價格戰的北京華堂從2008年以后業績一路滑坡。北京市場的危局也逼迫華堂不得不進行策略調整。
華糖洋華堂商業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今井誠曾表示,在他巡視北京華堂所有門店時,給他最深的感觸就是北京華堂過于重視每個細節。對陳規舊道的重視,造成企業對新事物著眼點不高。由于看重價格,這也造成北京華堂在甄選品牌、商品時有了自我限制。
(北京商報 記者 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