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經營?經營是用有限的資源創造盡可能大的附加價值。一語道出了組織存在的本質。除非是公益組織或慈善機構,只要是一個盈利性的組織,創造附加價值,是存在的必要條件,也是存在的唯一理由。就像小潘所云“盈利是企業的道德的底線�!�
什么是管理?管理是是通過組織內部的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實現目標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管理的功能就是組織利用好人、物資源,實現價值取得的一個個目標。所以說,管理者最首要的責任就是對目標負責。
由此可見,經營與管理是相互依存、互為補充的關系。
經營為了創造附加價值,核心是提供讓顧客滿意的產品和服務,所以經營永遠是向外看,向外拓展,在外部領域中敏銳地找到商機,抓住客戶的需求,做到顧問至上,產生持續的顧客購買價值,這是經營的本質。
而管理則是向內看,始終關注內部的運營效率、經營管理能力、成本的控制能力,管理會通過很多成熟的工具來強化自已,比如說HPI、繼任規劃、HRBP體系的建立等等,旨在加強效率、效益、效能的不斷提升,這是管理的本質。
所以說,管理要始終服務于經營。管理要基于經營的需要做出相應的響應。如果,管理超出了經營的需求,意味著管理投入的資源大于經營的需要,會造成企業管理看上去很美,走近發現全是不自然的整容技術,表面很精細化,很規范,但是對創造附加價值來說沒有半點用,面臨的現實是企業經營情況卻出現不佳,導致逐末棄本,無疑背離了企業存在的規律。同樣,如果企業忙于經營,大步大步地向前沖,不斷地創新商業模式,增長率節節攀升,卻忽略了管理,那就會出現,發出去的貨點不清數,收回來的錢搞不清明細,一撥撥的人進來再走,像練攤一樣地把公司當成玩兒地,最絡,失控,就一把刀,插在企業的心中,就像當年的快速擴張失去根基的德隆系一樣,轟然倒耷。
因此,經營是向外看,管理是向內看。內外結合,方可成就基業長青。
(姜燕芬)
- 該帖于 2014/10/5 10:14: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