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依舊虧損,開店計劃未能實施,法國百貨巨頭老佛爺在華日子不好過。
10月31日晚,香港I.T集團發布的最新財報顯示,截止到8月31日的上半財年,I.T和老佛爺合營的北京老佛爺百貨門店虧損持續擴大,達2000萬港元。根據此前財報,從2013年10月該合營門店正式投入運營,到2014年2月28日的5個月,已經虧損了1070萬港元。I.T在財報中表示,在目前艱難的境遇環境下,此合營店要實現扭虧為盈,尚待時日。
北京老佛爺,是老佛爺第二次在中國開店。1997年,老佛爺曾在北京王府井附近的一條側街開過一家店。因為虧損,該店僅維持了一年時間。15年后,再次進入中國市場,老佛爺拉上了香港潮牌時尚集團I.T,兩家分別出資50%,成立了拉法耶特百貨(中國)有限公司。
2013年9月,雙方合營的北京老佛爺開張。該店位于西單北大街與靈境胡同的交匯處,上下六層。店內售賣的品牌超過500個,其中300多個獨家品牌是老佛爺買手團隊從全球采購而來,價格在數百元到上萬元不等。商場一層留給了與之合作的I.T集團,后者引進了包括Yves Saint Laurent、Bottega Veneta在內的奢侈品牌,以聯營模式運作。
新店開業時,老佛爺國際推廣部負責人Thierry Vannier曾透露:“接下來5年,我們預計將在中國大陸開16家分店。”一年多過去了,不僅增加店面的計劃未能落實,北京店的盈利也成了問題。
其選址無疑是造成虧損的不可忽視的原因。雖然據官方統計,西單每日的客流量在30萬人次左右,但在北京,西單是出了名的“首堵”,有車一族都不愿前往購物。而且,與中國人去巴黎時喜歡光顧的法國老佛爺不同,北京老佛爺定位相對較低。其原本的設想,更多是希望帶給中國消費者特別、獨有的小眾品牌,它們可能是歐美的小眾設計師品牌,也可能是亞洲的設計師品牌。但是與這些品牌相比,西單的購物人群顯然更熱衷于ZARA、H&M這些快時尚品牌。
此外,北京老佛爺身上少了歐洲老佛爺門店的價格優勢。法國老佛爺商品對中國客戶實行免稅政策,比法國境內的公共價格還便宜12%。但在中國,這一價格優勢蕩然無存。有數據顯示,老佛爺全球近半的銷售額來自于亞裔顧客,而中國顧客在其中排名第一。
路透社認為,北京老佛爺不賣高端奢侈品,更關注時尚,正好避開了中國政府的反腐浪潮。
截至2014年6月,老佛爺在法國擁有58家店,在海外有5家,分別位于柏林、卡薩布蘭卡、迪拜、雅加達和北京。涉及對海外門店的評價,老佛爺集團董事長Philippe Houzé的長子Nicolas Houzé曾表示:“柏林和迪拜兩個店有顯著的增長,北京的業績與我們的目標相一致。至于卡薩布蘭卡店,業績仍需要提高。”Nicolas Houzé是老佛爺集團百貨公司部門總經理。
而就在今年9月,老佛爺宣布任命Paul Burke為老佛爺中國首席執行官,取代此前為老佛爺開拓中國市場的沈郎。公開資料顯示,Paul Burke之前是連卡佛百貨(Lane Crawford)的首席執行官顧問,擁有25年的國際零售業經驗。最近15年,他一直在亞洲工作。Paul Burke將向Nicolas Houzé以及I.T主席沈嘉偉匯報工作。
中國的暫時挫敗并未影響老佛爺在全球的擴張。過去兩年,老佛爺集團業績增長迅速。據《紐約時報》報道,法國家族企業老佛爺2013年的銷售額為38億歐元;而在2012年,這一數字是23億歐元。
2014年6月12日,老佛爺宣布與全球最大的購物中心開發商西田集團(Westfield Group)和意大利開發商Gruppo Stilo集團達成協議,在意大利米蘭的Westfield購物中心開設第一個全資擁有的店,該店也是老佛爺在意大利的旗艦店,并有望成為意大利最大的商場。
(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