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全國各地購物中心井噴式增長的背景下,越是細分市場,突出差異化優勢的購物中心,越能適應和滿足消費者不同需求。于是,商家紛紛追求個性化,將主題概念融入購物中心,尋求錯位競爭為消費者帶來更多體驗。業內人士認為,主題性購物中心大勢所趨,主要集中在藝術、兒童、海洋等8大方向,但由于投入高、風險大,打造主題性購物中心并非易事。
趨勢:主題購物中心崛起
從去年開始,零售行業備受關注的熱門話題之一,就是北京芳草地和上海K11購物中心的藝術主題,圈內人前去考察取經,圈外人相互分享個中樂趣。
“在個性化時代,購物中心要有自己的靈魂,不僅僅是購物休閑之地,也可以是賞心悅目之地。”丹尼斯七天地總經理趙華說。
鄭州國貿360廣場總經理司小偉告訴記者:“好的東西大家都會喜歡,無論采用哪一種主題都飽含創意。未來幾年,將會有更多的主題性購物中心面向消費者。”
業內人士認為,購物中心開店數量越來越多,難免千篇一律,為了適應越發成熟和激烈的市場環境,同現代生活和消費習慣相匹配,商家使出渾身解數尋找出路,主題性購物中心應運而生,這也是符合市場規律的必然趨勢。
對于鄭州商業而言,雖然目前大多購物中心仍以綜合型購物中心為主,但城市框架在不斷拉大,行業競爭日漸激烈,會刺激越來越多的購物中心不斷調整,突出個性。
“鄭州需要時間來慢慢過渡。我們計劃先試水區域性主題概念,明年年底商場C區將開業,以海洋為主題,屆時大家會看到水族館,水滴形狀的柱子等。”錦藝城購物中心總經理張紅強說。
司小偉透露,360廣場未來在鄭新開的商業項目中會考慮主題性購物中心,目前正在洽談中。
觀察:差異化競爭提高優勢
商家普遍表示,任何一個購物中心都不會輕易打造主題性購物中心,原因之一在于其相當高的資金投入。那么,為什么還有商家愿意把錢花在看起來并不賺錢的主題造景上呢?
“主題性購物中心投入高、奉獻大,本身不賺錢,但它能帶來巨大的無形資產,對品牌形象、企業文化的塑造和宣傳有很大補充。”張紅強告訴記者。
趙華認為,和貪大求全的購物中心相比,主題性購物中心根本目的就是要在競爭中實現差異化,從而保持商場的持續旺盛,出發點與經營是息息相關的。
“客人進來以后能從視覺和觸覺上得到更多體驗,他們會覺得購物變得更加有意思了。”司小偉表示,購物中心緊緊圍繞一個主題進行市場細分、服務升級、氛圍營造,把個性化、體驗感真正做出來,相當于給購物中心貼了一個標簽,明顯區別于其他購物中心,帶給消費者不同的感受。
有分析人士認為,主題性購物中心的空間、環境、形象等都是統一的,其表現出來的一致性將對消費者產生一種心理暗示:“這就是我的個性。”于是,由內而外地提高了購物中心的差異性,在此基礎上,主題創意不斷吸引客流,購物中心人氣越來越旺,間接促進銷售,從而在同質化競爭中取得先機。
分析:操作難商家遇挑戰
業內人士一致認為,沒有主題的購物中心仍停留在單純的零售層面,無法滿足消費者五官體驗。但是,主題性購物中心雖沒有固定標準,但操作過程中將會遇到很多挑戰。
“資金是很大的問題。有些開發商有實力但不見得愿意做,因為要考慮到投入產出比,而且主題性購物中心也是一種圈子文化,一個主題相對應的客群是固定的。”張紅強表示。
“不管是什么主題,首先要進行景觀打造,在建筑風格上突出特色,為消費者帶來更真實的體驗,硬件方面就是一個高投入。”趙華告訴記者。
“確定主題后,這個概念一般固定不變,結構上也不會有太大變化,但需要定期更換場景,以保持新鮮感。”司小偉強調,設計是主題性購物中心的重點,設計創意要懂得如何表達,實施過程中一定不能粗糙,不可將主題與商業生硬地結合。
毋庸置疑,如果機會成熟,很多商家會選擇直面挑戰,打造獨特新奇的主題性購物中心。資深零售專家建議,商家需因地制宜,從人文關懷的角度,把主題景觀營造出舒適、溫馨的環境氛圍,而要培養長久性的消費者,還需根據主題推出吸引人的營銷活動。
(鄭州日報 記者 武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