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商價格戰此起彼伏之時,傳統零售商們也在奮起反擊,立足自身優勢,加速變革,以阻擊電商對線下客戶的分流。11月19日,在物美集團20周年慶上,物美集團COO許少川透露,物美正在向社區商業的方向轉型,深耕體驗、低價,以贏得更多顧客。
“如今物美有700多家門店,其中有80%以上都是社區商業,另外還有一小部分的混合型商業網點。”許少川表示,物美的目標十分清晰,就是要做老百姓喜歡的百年老店。
從1994年到2003年物美發展的最初9年里,物美集團從零發展到了16億元的規模,而在隨后的2003年至2012年,物美集團的規模壯大到了173億元。在不斷的革新和擴張下,物美集團預計在2021年發展到1000億元。許少川對未來充滿信心:“目前來看,會提前實現1000億元的目標。”
深耕社區 借力發力
在剛過去不久的“雙11”電商促銷季,很多實體零售企業抱團,也取得不錯的銷售成績。物美集團借助這一機會,推出周年慶活動,來客人數大幅提高,銷售額也增長了2位數。這說明,電商促銷對線下實體店的沖擊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大,只要發揮自身優勢,不斷增強顧客體驗,同樣能夠提升銷售額。
物美將自身優勢的發力點選在了社區商業。越來越多的零售商也開始關注到社區商業的價值,以及社區商業端口價值的重要性。社區商業的特點是,顧客穩定,互動性非常強,黏性非常高,可以形成流量規模,達到一定程度以后,充分增強它的價值,形成增值服務。而物美現有的700多家門店中,有80%以上都是社區商業,圍繞社區居民的需求,大有可為。
為此,物美開始進行一系列的調整,在既有原有的商鋪之外,引入了更多服務型的店鋪,這些諸如兒童娛樂、快剪等服務型業務,可能在傳統思維中與超市沒有太大關系,但是卻挺受老百姓喜歡。如,在物美大成中心賣場,開出了一家名為寶寶之星的兒童娛樂場,該游樂場的會員已經有上千人,很受歡迎。物美將商業業態劃成32種業務類型,包括餐飲、面包房、洗衣店、理發、兒童教育、珠寶等,增加了更多服務型商業。
根據老百姓的購物習慣,物美對動線進行了調整,如入口處從以往的家電百貨,改成了生鮮,因為早晨開業時,顧客最多購買的就是生鮮商品,將入口改為生鮮,可以縮短購物距離。與此同時,為了給顧客更為清晰、統一的形象,物美也在對社區商業的規模進行標準化控制,賣場面積分為2000、3000、4500、6000平方米幾個不同的規模,根據社區需求進行選擇定位,多出來的部分讓給其他有需求的業務。
許少川透露,進行標準化的商業定位后,物美的商業布局、定位與動線將基本趨于一致。每一個新產品的推出,他們還會進行調研,每家店開顧客懇談會,結合顧客需求,完善服務功能。
為了增加與社區居民的互動,物美還堅持每兩周的海報覆蓋,投遞社區。同時積極發展微博、微信,與顧客進行全方位互動。從7月份推出官方微信以來,微信會員已經超過20萬。
“通過業態調整,我們發現效果不錯,對新的社區商業組合非常有信心,”許少川透露,到明年春節前,物美還將在京津冀地區開出10家大賣場。在行業持續緊縮,沃爾瑪等巨頭關店裁員時,我們對未來抱有很大的信心。
生鮮價格平均低于市場20%
自營生鮮、基地直采對許多零售企業是一個渴望卻很有難度的事情,其背后是涉及整個供應鏈,包括砍掉多個中間環節,建立優質的生產基地等煩瑣而復雜的變革,而這也不是短時間就能實現的。而從2009年啟動“農超對接”以來,物美通過多年努力做到了這些。
五六年前老百姓習慣到菜市場買菜,現在超市已經成了購買生鮮的重要場所。如今,從新疆的馬奶葡萄,到福建的琯溪蜜柚,在物美的超市都能找到新鮮的商品,自2009年以來,物美在北京周邊、河北、山東、陜西、內蒙、福建、海南、新疆等地建立了多個農產品(11.49, -0.19, -1.63%)基地,涉及50多種蔬菜和30多種水果,基地面積超過10萬畝。
每年11月到次年5月,物美賣場中出現的二十幾種根莖類大棚蔬菜來自于山東省青州、臨淄周邊的蔬菜定點直采示范基地群;物美還在每年5月到11月,與山東錯季提供露天種植蔬菜。
從當天早晨7點產地發車到次日清晨7點上架銷售,來自物美24小時供應鏈的蔬果,包括山東沂蒙山的蘋果、河北樂亭的韭菜、四川米易的扁豆等,物美物流配送中心保障著商品的高效流通。據悉,該物流中心每年吞吐量接近100億噸,規模5萬平方米,目前也是全國最大的配送中心。
“強大的物流供應鏈體系,讓成本集約化,如今物美的生鮮商品價格完全可以比農貿市場更低,更有優勢。”許少川表示,同時,由于從山東、河北等基地自采的果蔬減少3~4個流通環節,產品價格可以做到低于市場20%。如今,蔬菜水果可以占到物美總銷量的30%~40%,每年還在增長。而物美的采購量也迅速擴大。2008年,物美的果蔬銷售量平均每天為79噸,而到了2014年已經增長到1100噸,其中2013年“農超對接”自采比例達到了65%,而基地采購價則可以做到平均高于當地市場5%~10%,在降低采購成本的同時,也增加了基地農戶的收入。
在美國,有一家名為Costco(好事多)的倉儲會員式企業只有600家店鋪,卻每年創造1000億美元銷售額,平均單店1.7億美元的零售商,其單店銷售額是山姆的近2倍。Costco的倉儲會員式企業有一項規定:最高加價率不高于13.99%,薄利多銷。從低價的角度上,物美也在學習Costco的薄利多銷方式。“物美的目標是通過供應鏈改革,犧牲自身毛利讓利消費者,最終薄利多銷。”許少川表示。
(中國經營報 厲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