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黑色星期五”,與上海11家商場年末“不打烊”大促銷第一天,在昨日碰到了一起。
早報記者走訪發現,首次參加“黑色星期五”電商大促的“海淘客”大多還處在“磨合期”,而面對電商的持續“夾擊”,實體百貨店比入駐品牌商更著急,“不打烊”的活動現場,不管從活動還是現場維護,都顯得比商家更有誠意。
商家推出自家折扣價
今年是巴黎春天第六年推出“不打烊”年底大促。
當天中午,早報記者在巴黎春天五角場店看到,商場門口已高高懸掛“滿99減60”的廣告牌。入口和出口處的隔離欄已準備好,在六樓直達電梯口,還特別加設收銀臺,方便顧客結賬。整個商場每一層都有工作人員移動維持秩序。
在一樓的鞋包區,已是人頭攢動。不過,商場內大多品牌推出了“滿99減50”,甚至還有商家采用“滿258送300元購物券”的方法取代商場宣傳的“滿99減60”。
一名女鞋品牌負責人稱,“我們主要是‘滿99減50’,算下來也已經是半價了。這已經是我們成本核算下來承受的極限了,而且我們今年的秋季新款也參加活動的,這款鞋就算在網上,最低也才6.7折。”
商場動員采用新款促銷
不管是網購,還是實體百貨,打折促銷一般以過季貨、庫存貨居多,盡管價格低廉,但追求新款、新貨的白領對此并不“感冒”。為此,巴黎春天動員品牌商用新款參加活動,今年的新款率實測在40%~50%。
不過,新款的折扣力度普遍沒有達到5折。比如有女裝品牌明確表示“新款7折”,“部分新款8折”;對于ecco今年秋季的新款單鞋,服務員明確表示不參加活動。
盡管如此,前來購物的賈女士認為,商場里款式較網站多,“還是商場里好多了”。
對接后“黑五”還需磨合
昨日也是國內電商首次加入西方“黑色星期五”年底大促的第一天。阿里和亞馬遜兩個國內電商巨頭更是推出“黑色星期五”專場,以搶奪中國“海淘”用戶。
因為時差原因,美國“黑色星期五”開始的時候,正是北京時間28日16時。而天貓和亞馬遜專門網頁早已恭候,就等海淘族“血拼”。
不過,早報記者點進兩大網站相關網頁,海淘商品雖然都已大概分類,但是“日韓貨”、“西班牙貨”等撲面而來。
“現在網上關于“黑色星期五”的商品太多,但是普遍都沒有精細分工。”網友“會飛的羊”已有四年海淘經歷。
在美國梅西百貨的網站,早報記者一點進去,就看到“歡迎來自中國的客戶!”的中文告示,還特意推出人民幣標價等服務。
網友“梅迪森”直接在梅西百貨網站上買到一個雅詩蘭黛的套裝,比在國內省下了300元。“此次黑色星期五,跟平常比起來,價格確實便宜了很多,但是尺碼也嚴重不全。”“梅迪森”說。
“梅迪森”還比較了一下幾大美國百貨公司海淘網站中文版和英文版,發現不少好商品都沒出現在中文版網站上。
“今年電商的黑色星期五大促,其實更多是搭建了這個平臺,方便大家買到海外的好貨。”不少海淘族都非常看好這個平臺。
當然,業內分析,隨著網絡巨頭的加入,必將加速海淘市場的洗牌,預計這兩年,大量中小代購企業將被洗牌出局。而海淘之后的物流也將成為電商的一大考驗。
(東方早報 記者 鄒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