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跟一位在省級機關任處級干部的親戚聊天,談到中國的外匯儲備問題。他居然也說這么多的外匯為什么不用在國內改善民生,而要買美國國債,看來中宣部的工作嚴重的不到位。就此我匯集了下相關資料,也算是整理下思路。
1、中國外匯儲備的規模
2006年2月,中國外匯儲備以8537億美元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兩年后,中國外匯儲備更一舉超過世界主要7大工業國的總和,達到1.76萬億美元。
2013年全年,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達沖破4萬億美元,與此同時,外匯儲備也達到了3.8萬億美元。從規模上看,的確是到了個相當驚人的程度。
2、外匯儲備的來源
對于央行來說,外匯儲備有兩個主要來源。企業和個人結匯,就是把外匯賣給銀行來換取人民幣。另一個是外匯儲蓄,即企業和個人存在銀行的外匯。所以說,外匯儲備并不是政府的財政性資金,而是中央銀行的一項負債性質的資產。
3. 外匯儲備可以用在國內嗎?
從來源可以看出,外匯儲備也不存在“用來改善醫療 教育 住房”的問題。因為這些外匯儲備是出口商賺來的外匯或者是國外的投資,為了換人民幣而交給銀行的。中國有3.8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就說明有23萬億多人民幣作為交換流通到了市場上,通過工資、原材料采購、水電費等形式進入經濟體系。
所以外匯儲備只能用來投資,不能直接使用。
4. 為什么要買美國國債?
央行拿著這么大一筆外匯,肯定要考慮保值增值的問題,而美國國債是比較穩妥且收益穩定的理財產品(雖然年收益率只有3%左右)。當然,也有政治因素,畢竟前些年美國是響當當的世界老大。
但是中國的外匯儲備也不全是美元,現在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是1.2萬億,還有歐元、期貨等其它投資方式。
5. 美元貶值造成損失問題,他們要賴賬怎么辦?
有種說法是,美國人要賴賬,就把美元貶值,造成債權人權益受損,甚至干脆就賴賬不還了。
首先中國大陸持有的美債只占整個美債發行總額的8%,外國中央銀行持有的總額也不過20%,而美國的政府、企業和個人持有的美債達68%。因為很多政府、企業和個人的養老金都投資在美債上。所以美元貶值的最大的受害者是美國本身。因此自從70年代以來,美元是升值貶值周期性交替進行的,14年以來美元不又開始升值了么。
作為超級大國,賴賬這種事輕易還是做不出來的,否則還怎么“領導世界”。單獨對中國賴賬呢? 那是三戰的節奏了,那個損失就不是這么點外匯了。
6. 如何削減外匯儲備的規模
外匯儲備的規模的確過大,而且增加了國內的通貨膨脹壓力,發行了過多的人民幣嘛。
要減少:
一是用調整關稅、出口退稅等方式來改變進出口的平衡;鼓勵企業和個人多使用外匯去買國外的產品或者服務,包括出國旅游。
二是增加對外投資,積極收購境外的優質資產,對外基礎建設等。
三是人民幣國際化,對外貿易和投資可以直接用人民幣結算,就不需要這么多美元儲備了。 目前人民幣已經是國際第七大結算貨幣了,當然這與第一大貿易國的地位不符,但推進的進程已經在加快。
baobibo- 該帖于 2014/12/12 10:00: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