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超市人滿為患。
12月12日,一大型商場內,市民購物熱情高漲。
昨天是雙十二,冬日的成都陽光普照,春熙路一帶,男男女女拎著大包小包購物袋的人,明顯比往常要多。
早上9點多,在春熙路上班的市民肖女士開車到了公司附近,卻發現到處都沒法停車。接連換了幾個停車場,全都沒位子。而春熙路周邊也比平時要擁堵,不少附近的上班族都被迫堵在了路上。
什么事引來了這么多的人流車流?一打聽才知道,原來是附近一家商場開啟了一年一度的會員店慶日打折促銷活動。
成都人愛時尚愛消費出了名,但雙十二歷來是電商們血拼的日子,怎么連傳統零售百貨商場也來湊熱鬧了?
今年雙十一,全國性電商促銷引爆消費狂潮,商場可能成為電商“試衣間”的觀點頻現。一個月后的雙十二,成都商場集體發起了促銷大戰,王府井百貨、群光廣場、仁和春天等賣場都參與了此次活動,引來眾多愛消費的成都人,將春熙路北口一帶一度擠得水泄不通。
截至昨日19時,包括成都王府井百貨、仁和春天等商場在內的單天銷售已經創出新高。其中,王府井百貨到昨日下午6:38,銷售額已達1.53億元,超過了去年同類活動全天的銷售額。
隨著移動購物O2O的流行,電商與傳統商場的區分已經模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電商傳統商場共贏雙十二的局面。
成都商場集體大促
“血拼族”5小時買了上萬元
昨日早上9點開始,成都王府井百貨就開啟了一年一度的會員店慶日打折促銷活動。下午5時,華西都市報記者走進王府井百貨,發現里面依然人滿為患。一樓賣場里的一個收銀點排起了長隊,有20多人。為了提高收銀效率,一樓賣場增設了好幾個臨時收銀臺,即便如此,收銀臺前還是排滿了人。
中午12點就趕來購物的梁小姐告訴記者,5個多小時的時間,她的消費超過了一萬元。“平時這條褲子賣2000多元,現在只要1000多元。”提著大大小小7個購物袋,梁小姐興奮地向記者介紹戰利品,“我準備一會再去買一頂以前就看中了的帽子,手頭還有幾百塊錢的返券,不用也是浪費,干脆買完再回家。”
家住成華區的唐先生也選購了好幾件服飾,他樂呵呵地說,“這個品牌以往幾乎從來不打折,今天搞活動,我大概省了有五六千塊錢。”
出新招:免費快遞貨品
如果說返券折扣是傳統商家的常見營銷策略,那么在傳統商家購買東西包快遞,就不那么常見了。
記者在一樓賣場看到,一家品牌化妝品的專柜后面,兩名工作人員不停地將化妝品裝進快遞盒中,手腳麻利地貼上快遞單,堆放在一邊。“我們免費為購買我們產品的顧客提供快遞服務。”忙得不可開交的店員告訴記者,“化妝品體積不大,方便包裝,免費快遞也是為了讓顧客省點力,在商場里多買點東西。”
拼創意:服裝店變T臺
人流涌入王府井百貨,讓對面的春熙路北口顯得有些冷清,一家服裝店銷售員用雙手拍打寫有2折的紙牌,對路過的人大聲吆喝。她告訴記者,如此低的折扣就是昨日一天,周末也不會再有。
還有服裝店將店鋪變成了T臺走秀。在位于大科甲巷的一家休閑品牌服飾旗艦店,三對男女模特在店內更衣室內換上衣服,踏著貓步輪番出入店鋪門口,消費者可現看現買。“我們今天是VIP客戶優惠日,只要是我們品牌的VIP客戶,就可以享受到折扣優惠,僅限‘雙十二’這一天。”該店員工說。短短幾分鐘的服裝秀,吸引了大概兩百名市民駐足觀看。走秀結束以后,其中大約70%的人涌入了店中。
連鎖反應
吃飯擠推著推車
下午5點,記者在商場二樓的一家快餐店看到,雖然還沒到飯點,快餐店已座無虛席,點餐處也排起了隊。一名顧客正在和朋友吃飯,他身后近一人高的推車上堆滿了購物“戰利品”。周圍的數家咖啡店也已爆滿,許多顧客的桌子上或腳邊放著各色購物袋,顯然是在“血拼”中稍事休息,為下一輪奮戰積蓄能量。
停車難 幾百米的車隊排了一天
下午5點40分,約6米寬的華興上街,車流被分成了3列。一列在緩慢通行,另兩列都在排隊等待進入停車場。成都市交警三分局的民警小李正在指揮交通,他說,上午8點過,王府井百貨的停車場門口就排起了長隊:“隊伍一直排到興隆街口,停車場顯示車位沒有了都擋不住他們,幾百米的車隊排了一天。”
記者在附近幾個停車場調查發現,除了IFS地下停車場還有少量車位,其他商場的停車場幾乎全部爆滿。
車流增 交管分流引導
昨日,春熙路-鹽市口商圈、萬達廣場等商圈逛街人數猛增。伴隨而來的是,周邊道路車流也明顯上升,對此,交管部門臨時采取交通預案,從遠端進行車輛分流,未造成區域性擁堵。
記者從成都市交管局指揮中心獲悉,昨日早上8點30分到下午6點左右,蜀都大道東段、西段,鹽市口片區,建設路一線車流壓力都比較大,甚至一度超過正常工作日早晚高峰車流。
據成都交警路況播報顯示,總府路一帶昨天一天都比較擁堵,總府路雙向路段晚高峰時間較以往的周五提前,昨日的晚高峰差不多下午3點過就開始了。據交警部門介紹,以往周五的晚高峰一般在6點30分左右結束,但這個周五可能往后推遲數小時。在福興街執勤的交警小李預計,晚間王府井百貨關門時還會出現一波小高峰:“東西買完了要回家了,又是一次高峰嘛。”
支付寶付款打5折 超市貨架一搶而空
一邊是傳統商家開始絕地反擊,一邊則是電商與傳統商家合作,豐富線下支付場景。
昨日阿里巴巴宣布,超過2萬家線下門店參與雙12活動,在成都DQ、良品鋪子、萬寧超市、全家便利店、大娘水餃等門店,只要用手機支付寶付款,就能享受100元內5折的優惠。此舉招引來年輕顧客蜂擁而至,不少超市貨架被一搶而空。
在成都IFS的萬寧超市,記者看到,收銀臺前排起了長長的隊伍。與以往不同的是,每一位顧客在結賬付款時,都掏出手機,打開支付寶應用,選擇以支付寶錢包的方式付款。
“今天我們和支付寶一起搞雙十二活動,用支付寶付款,100元內5折,超過減50元。”萬寧的員工告訴記者,今天大部分顧客因此都選擇使用支付寶付款。
記者隨機采訪了幾名顧客,他們都表示,之前就一直使用支付寶錢包,如果實體店未來能繼續有這樣的活動,在付款時,還是會選擇這樣的支付方式,“畢竟能省一些嘛。”
昨日,該超市的銷售量遠超平日。萬寧一名銷售員說,昨天中午,店內的洗發水、零食貨架一度被搶空,只得下午臨時調貨補上。“這情況以前從來沒有過。”
除了萬寧超市,成都還有DQ,良品鋪子、全家便利店、大娘水餃、海底撈等商鋪參與了支付寶線下5折活動,阿里巴巴旗下的快的打車也宣布當天免起步費8元。
“用快的叫個免費的士,先逛萬寧補點港貨,吃個五折的海底撈,后去DQ吃個五折暴風雪,到良品鋪子買點零食。再打個免費的的士回家”,昨天成都資深網購族王小姐笑言,一天的生活就這么度過。
誰是贏家?
商場賺到了眼球和銷售額
電商教會“血拼族”玩O2O
昨日王府井百貨市場部游經理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在去年促銷活動的基礎上,今年我們提早謀劃,做了細致的準備與宣傳工作,增加了貨品數量,讓消費者敞開買;還增加了銷售員,更好地服務顧客需要;增加了收銀臺,大大縮短了付款排隊的時間”。
近年來,阿里雙十一、京東618店慶日等電商造節比比皆是,生生造出一個消費熱點,成都王府井百貨是否也是受了這樣的啟發?對此,游經理表示否認,她說,“王府井百貨北京雙安店早就在搞店慶日促銷活動,效果很好,我們其實是學他們”。
她認為,集中在某一天打折返券這些促銷辦法是傳統商場發明的,電商是學傳統商場才對。“我們打折商品大多是當季新品,其實傳統商場促銷更實惠。”
不過在阿里巴巴方面看來,雙十二支付寶線下5折活動不重在與傳統商場PK,而是借此普及移動支付。萬寧超市銷售員告訴記者,為了省錢,不少消費者在付款的現場安裝了支付寶錢包綁定銀行卡。
據前幾天剛剛公布的支付寶十年賬單,現在,全國的移動支付占比已經達到54%,而成都移動支付占比達57%,意味著移動支付已經成為在線支付主流。
第一次涉足線下的“購物狂歡”,對商家和支付寶而言也存在磨合。
支付寶方面表示,不管是網絡問題,還是支付習慣,跟6年前第一次雙十一時出現的情況頗為類似,但無論商家還是消費者,都會快速適應和調整,支付寶也會深入分析此次活動的數據,為商家和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
延伸
傳統商場造節刺激消費
雙十一、雙十二已不再是電商的專利,記者注意到,近來,全國不少傳統商場紛紛以各種方式造節。舉辦員工技能競賽吸引消費者,逛商場集徽章,在店內玩“員工時裝秀”,一些商家在地鐵里玩起了“快閃”,一些商家為顧客相親,還有一些商家邀請普通消費者一起代言……
造節、慶生,為顧客創造“變明星”的機會,吸引著消費者的眼球,也折射出商家開始注意到消費者的變化,開始用互聯網的”一切為了用戶體驗”的思維來做營銷。
(華西都市報 記者羅提 張舟 實習記者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