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5日,廣州正佳廣場迎來一個神秘的天蝎座百貨店——Hi百貨。這家綜合了書店、cafe、藝術品、時尚、家居以及一切有趣設計師產品的百貨店,號稱國內首家自營精品高端的百貨店。
Hi百貨,位于廣州天河正佳廣場四樓,由正佳集團副董事長兼執行董事謝萌一手創立,系中國首家自營高端精品百貨店。
Hi百貨,光從名字上就顯得格外的熱情洋溢,猶如一個招呼,營造一種親切自然、平易近人的態度和環境,吸引路人促足前進。道本記者帶著好奇走進這家Hi百貨,和傳統的百貨店裝飾不同,這里反而更像是一個藝術展覽廳。
商品擺放沒有采用傳統的柜臺,也沒有按照品牌分類,而是按照風格品類簡單陳列在開放式的桌子上,更加直觀。
百貨店變身國際藝術展覽廳
據悉,在這個3000平方米的空間里,包括有藝術家居、飾品、書店、食品以及日常用品等多種品類產品。集中了150多個設計師品牌,超過300多個海外品牌,2萬余件商品,來自全球數十個國家、地區的產品都匯聚在這里。
正如Hi百貨副總經理姚卓妮所說:“我們希望讓所有顧客能在Hi百貨親身經歷世界文化,讓這些生活中的感動與美好不在與人們擦肩而過”。
廣州正佳廣場四樓Hi百貨區域分布圖
據逛過Hi百貨的顧客介紹,在Hi百貨猶如置身于宜家家居一樣,人性化的消費體驗讓消費者感受頗深,既能隨意拍照,也能讓顧客與商品有了零距離接觸的機會。也有顧客表示,在閱讀專區,其設計風格和方所書店如出一轍,讓人難以想象,在一個百貨店還能夠品味到如此的書香氣息。
Hi百貨的這種逛店模式,讓消費者能更好的體會西方美學與中式元素的融合,寄予了更多的情感。那么,這一個跨界組合的特色百貨,又是如何做到將商業與藝術交融在一起?并實現百貨業“美學經濟”的新突破?
Hi!一種生活的態度
在人潮涌動的購物中心,倘若逛遍整個商場,消費者必盡顯疲態。然而,Hi百貨不僅創新了傳統零售業的經營模式,還將購物體驗實現多樣性,充滿無限想象力及趣味性,都是其他商店無法替代和提供的體驗。
——Hi cafe在這里,每一杯咖啡都香醇濃厚,即便是盤中色彩鮮艷的沙拉菜,都鮮脆欲滴。精心挑選的食材,加上用心搭配和烹飪的融合技術,無論是港式點心、意大利pizza或是英式下午茶,各種精致的美食甜品,都毫無違和感的在餐盤中并存。
與平常大家所看到的獨立西式餐廳不同,這里幾乎搜羅了全球美食靈感來源。
——Hi Touch作為Hi百貨旗下的服飾概念店Hi touch,這里是由一群時尚買手組成的團隊秀,當中羅列的每一件襯衣、每一個包包和鞋襪以及每一條項鏈都是時尚買手們透過獨特的視覺和感知所精心挑選出來的時尚單品。
Hi touch區的商品是以服裝、配飾、箱包及鞋子為主,其空間設計以水泥、金屬、舊木為主要材質,并通過植物柔化幾何的理性,體現自然簡約主義。
——Hi Books來到Hi百貨閱讀專區,透過紙質閱讀,濃濃的文藝書香氣息在此流淌,將藝術與書店相融合,這與廣州太古匯里的方所書店有異曲同工之處。
在這寸土尺金的商業旺地,Hi百貨將大面積的空間留給書區,客人在這里流連,也是Hi百貨帶給我們的又一處驚喜。
——Hi Class生活本身就是個大課堂,在Hi百貨里,你同樣也能體驗一盆小小家居花藝的設計過程,制作一塊美味的蛋糕等,烹制生活的樂趣與點點滴滴。
Hi class心得體會分享和技能培訓是很多商業體所不能給予的,但Hi百貨卻在時刻傳授著這種理念。
——Hi VIP在Hi百貨的最角落,有一個VIP區域,這里有充滿想象力的Qis Design燈具細膩演繹,也有源于歐洲“千年之城”的捷克廚具品牌Tescoma,甚至還有老牌英國Halo的皮質沙發等擺設。
有關家庭起居息息相關的生活方式,都在這里展現得淋漓盡致。
……
Hi百貨還設有數碼文具、兒童用品、家品紡品、酒具等十幾個區域。
除此之外,位于中央區域的藝術舞臺專區,在過去的兩年時間,還舉行了大約二十幾場的展覽和活動。無論是與荷蘭DROOG合作的《開放式原創生活設計展》,還是和英國貿易投資總署合作的《HI UK發現全球生活之美》。Hi百貨已將世界藝術、設計、生活、商業融為一體,這里既是沒有圍墻的藝術展廳,也是沒有界限的生活客廳。
Hi百貨=美學經濟+買手制
Hi百貨將藝術與商業交織一線,在廣州無疑是一種值得研究的全新業態。百貨店的品牌與商品日漸趨同,“千店一面”已成普遍現象,有人甚至說:現在逛一家百貨店就等于逛了一百家百貨店一樣。事實證明,在百貨業同質化競爭的驅使下,傳統的百貨店已經不能夠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
Hi百貨除了在藝術設計裝飾上帶給我們一場美學盛宴之外,其最本質的核心還是在于其利用了“買手模式”來實現百貨業突破。有店員向道本記者介紹道:“這里的每一件物品都是由時尚專業的采購團隊精心挑選回來的,物品大多數都是全球限量版的,這決定了Hi百貨商品的獨特性。”
采用買手制模式,Hi百貨不僅實現個性化采購,還實現百貨商場的錯位競爭,為消費者提供多元化的選擇。繞過代理商減少流通環節,降低零售價格,提高利潤率,這是Hi百貨能夠站穩腳跟的利器之一。
在歐美國家“買手制百貨”模式是極為普遍的,而在中國,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由于商品種類匱乏,自購自銷的買手制模式也曾被百貨商場運用,但這種模式在中國始終不被廣泛運用開來。Hi百貨再次將中國這種看似新業態的舊業態帶入高潮,加上裝飾的“美學經濟”原理,毋庸置疑的使之實現雙贏。
當然,“買手制”固有的缺點也是國內百貨業心知肚明的,有資深人士表明:“以前是代理商代替商場承擔了銷售風險,現在則變成是商場自己來扛。”就目前,Hi百貨有正佳集團這座大山保駕護航,并靠著敏銳的直覺意識到了市場行情的微妙變化,率先做出有益的嘗試,這都是值得借鑒和鼓勵的。
如今,Hi百貨在國內總共有兩家門店,除了廣州,Hi百貨還于2014年10月1日登陸武漢,計劃2015年進駐北京,往后也會繼續在全國拓展。在電商沖擊下,借著Hi百貨這股風向標,傳統百貨業實現突破的轉型之路還遠嗎?
(來源: 道本商業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