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傳統節氣“冬至”,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也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數九寒冬”的開始之日。氣象專家稱,今年冬至不算冷。
今日7時3分迎冬至 今年冬至不太冷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時間點在公歷每年12月21和22日之間,即太陽位于黃經270°時,即為冬至,而我們也在今日上午7時3分正式迎來這一節氣。
冬至的來臨標志著天氣將進入一年中最冷的“數九寒冬”。俗話說“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冬至到來后,地面積存的熱量越來越少,氣溫越來越低。
前天大部分地區的氣溫在4-17℃,最高氣溫的巫山為16.8℃,重慶的天空還出現了久違的暖陽,市民紛紛走出戶外享受難得的日光浴。氣象專家提醒,目前來看,今年冬至不算太冷,不過市民外出還是要注意防寒保暖。
據市氣象臺預計,今日受偏北氣流影響,我市大部地區多云到陰天,西部地區夜間有零星小雨,平壩河谷地區早上有霧。大部地區氣溫0~13℃,城口及東南部-3~11℃;相對濕度70%~95%。
水餃搭配羊肉湯暖暖過冬 天寒要會保健養生
重慶人在冬至對羊肉有著特別的偏好,冬至還未到,農貿市場及超市羊肉銷量已經火爆,銷售價格也有所上漲。據了解,前日開始,農貿市場現宰殺羊肉價格就已升至每斤45元左右。同時,羊肉湯鍋的生意也火爆起來,定位已經定到幾天后,不少平時賣其他肉的餐館也臨時改賣羊肉“客串”。
除了吃羊肉,中國人還有冬至吃水餃的習俗。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 冬至當天,大多數家庭會聚在一起吃餃子,熱熱鬧鬧過冬至。
值得一提的是,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冬至會養生對下一年而言是一個很好的開端。在寒冷的天氣中,溫熱補益的食物可以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
相關鏈接:各地冬至都有祭祖風俗
冬至又被稱為“小年”,在很多地方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從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動,至今很多地方仍保留祭祖的習俗。
九層糕祭祖
臺灣人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后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祭典之后,還會大擺宴席,招待前來祭祖的宗親們。
送寒衣
紹興民間冬至家家祭祀祖先,有的甚至到祠堂家廟里去祭祖,謂“做冬至”。一般于冬至前剪紙作男女衣服,冬至送至先祖墓前焚化,俗稱“送寒衣”。祭祀之后,親朋好友聚飲,俗稱“冬至酒”,既懷念亡者,又聯絡感情。
“冬節不回家無祖”
泉州人稱冬至為“冬節小年兜”,出門在外者,都會盡可能回家過節謁祖。冬節早晨,要煮甜丸湯敬奉祖先,然后合家以甜丸湯為早餐。中午祭敬祖先,供品用葷素五味,入夜,又舉行家祭如除夕,供品中必有嫩餅菜。祭儀十分嚴格,參加者虔敬至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