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商業模式步入陣痛期,新興商業模式方興未艾。
回望剛落幕的2014年,無論國內宏觀環境,抑或蕭山經濟業態,悄然發生了劇烈變動,新舊兩種發展模式產生激烈碰撞,并留下深刻印記,而這一切也成為發展新常態。
在已經起步的2015年,經濟究竟會沿著何種路徑前行,追尋這個印記,答案或許會逐步清晰化。
在此,本報特推出《蕭山經濟新常態》系列報道,梳理出十大經濟關鍵詞。這十大關鍵詞選取的標準,一方面源于2014年蕭山經濟產生的新亮點,另一方面是這些新亮點還將在2015年持續影響蕭山產業發展。換言之,通過這批關鍵詞,讀者可以初探蕭山今年發展脈絡。
關鍵詞:商圈洗牌
天虹百貨停業,家樂福退出,大潤發再開新店,物美賣場進駐開發區,旺角城新天地迎客,這些曾影響消費者生活的商貿體,在過去一年,順著市場化軌道,有進有退,有起有落,演繹一幕幕行業爭霸戲。
這意味著,蕭山商圈已然步入一個調整階段,進入行業洗牌期。這個洗牌,不僅是市場主體之間近乎白熱化的競爭結果,也是外來商貿體能否本土化的戰略選擇,更深受蕭山長久形成的消費習慣的作用。
步入新常態后,擴大內需將成為經濟穩中求進最重要的增長點之一,如何真正釋放百萬蕭山人的內需,使得消費升級為經濟穩增長的真正動力,這是蕭山商貿面臨的一大考驗。而這個城市商圈格局的不斷變化,必將為這場考驗作下新注腳。
洗牌或更白熱化
“我們將全心全意服務顧客,誓將天虹優質的品質和服務進行到底……”2009年年底,蕭山天虹百貨盛大開業,那激情昂揚的宣誓詞似乎還縈繞在耳邊。而在去年10月,這個開業不到五年時間的商場就已經緊閉了大門,不禁讓人唏噓。
同樣的“唏噓”,也體現在家樂福蕭山金城店。這家來自法國的超市于去年宣布停止經營,一時間在當地市民中間引起較大反響。
與此相對應的,中國企業500強、國家重點扶持培育的大型零售企業集團物美集團卻加緊腳步布局蕭山,一口氣在蕭開出兩家門店,已經進駐的第三家門店也將于今年年中開業。不僅如此,根據物美集團的計劃,未來該集團在蕭山的物美賣場數量將達到6到8家。
同時,一大批新的蕭山商貿綜合體也如雨后春筍般冒出。去年新開業的旺角城新天地。這家毗鄰地鐵2號線上的體驗式商業中心,以“上海新天地”為藍本打造,集特色餐飲、大賣場、豪華電影院等多種功能于一體。
而就在距離這個綜合體的不遠處,隆隆的打樁聲讓市民對這座高端城市綜合體項目——華潤“萬象匯”多了幾分期待。據悉,該項目是華潤集團繼萬象城之后,在杭州的第二座大型商業綜合體,將建設成為高端購物、商務辦公的現代化、高品質都市綜合體,是蕭山迄今為止投資規模最大的服務業項目。
在新商圈崛起之際,原來的蕭山老商圈也在升級。就在旺角城新天地的對面,一幢6.7萬平方米的匯德隆銀隆百貨B樓又將呼之欲出。它的誕生,將和原先匯德隆銀隆百貨A樓一起,組合成為蕭山區內最大的城市型綜合體。通過轉型謀變,增加國際一線品牌比例,促使更多中高端消費回流。
“蕭山商圈正在洗牌,商貿領域相繼出現的大動作、重大消息,正悄悄改變現有格局。”有業內人士如此點評道,在市場化運作條件,商貿體有進有出才是正常狀態,也是新常態中“新”字的體現,“從去年開始的這種洗牌,在今年或許會更加激烈、更加白熱化,這值得各方關注。”該人士認為。
雙重因素夾擊
一批商貿體出走蕭山,而另一批卻爭相布點,是什么原因導致蕭山商圈出現這種看似矛盾的局面?“從行業特點來說,一個新型商業模式即電商平臺的沖擊,傳統商場跟不上時代節奏;而從區域特點來說,蕭山商圈具有一定特殊性,消費群體呈現出與其他區域不同的特點。”相關人士說,這兩大因素集中體現在商業體兩個不適應,即不適應新模式變化,不適應區域特征,而商貿巨頭紛紛進駐蕭山原因很簡單,看好這里的消費前景,認為蕭山是商業價值洼地。
作為天虹商場股份有限公司全國的第37家分店,蕭山天虹百貨就曾一直以“品味、時尚”為定位,打造蕭山一站式購物模式。然而諸多因素影響,商場自開業后出現了連續虧損。即使經過多次轉型、業態調整,都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近年來,百貨行業又遭遇寒流,蕭山天虹最終迫不得已只能選擇停業。
“業態的單一和無特色的品牌,這是蕭山天虹存在的最大問題。”對于天虹百貨關店,業內人士并不感到意外。在他們看來,這只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在市場大環境變化等因素的影響下,實體零售業面臨多方沖擊,不求變或者轉型得不夠徹底就只能關店。“消費者年年都在變,但傳統百貨店還是老樣子,業態布局、銷售模式、購物環境已經和消費特點脫節,和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合不上拍,當然不可能有銷售額的上漲。”該人士表示。
其實,不少蕭山市民還有一個直觀的感受,外部消費者一般都不太來消費,特別是杭州市民很少會跑到蕭山來休閑購物。對此,杭州市規劃局總規劃師葛塵之認為,很多情況下,蕭山商圈更多是布點,但還沒有像杭州那樣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圈”,因此提供配套的公共服務體系成本很高,沒有了一定人流量,消費就能很難支撐起來,出現敗走的情況自然也難以避免。
突出區域特色
地鐵2號線開通之后,對蕭山商貿產生較大影響,也因此出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不少住在杭州的大媽大伯提著菜籃子,一大早就趕來蕭山買菜,但同時,乘坐地鐵來蕭山各大商場消費購物的人卻沒有明顯增加。
講這個小故事,無非想說明一點,大媽大伯來買菜這的確能一定程度拉動蕭山農貿市場的營業,但是通過地鐵線,能否吸引更多人來蕭山進行更高檔次的消費呢?“蕭山有這個潛力,關鍵在于如何開辟高檔次的消費熱點,這個熱點不僅要為本地人服務,更重要的是吸引其他地方人來此消費。”浙江商務研究院研究員張漢東認為,這就需要蕭山商圈打破市場限制,做出自己的特色,比如結合各個鎮街,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購物商業街,把商業網點連成片。
事實上,在這一方面,蕭山已經有先行者。比如杭州國際珠寶城,去年國慶節期間,來自上海、寧波、南京、紹興等地的超千人旅游超級團紛紛前來淘金,承接如此規模的人群購買,這在全國同行業也是少見的。目前,杭州國際珠寶城已成為國內外珠寶企業和品牌進軍華東市場的重要橋頭堡。
而對于蕭山百貨行業,蕭山區商貿局商貿管理科相關負責人認為,必須用互聯網思維來思考,從消費體驗這方面入手。“打造體驗式消費雖有經驗可循,但卻不能簡單復制。”該負責人表示,每個體驗式商業在規劃業態時對于所在地的客群特點、消費能力進行深入分析。因為體驗式商業也不是單純的餐飲、電影院、KTV。良好的購物環境、合理的業態分布、差異化的主題設置等都是一個好的體驗式商業需要深入下功夫的。
(蕭山日報 記者 史健嵐 姚潮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