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復盤華潤萬家2014年的動作,最引人矚目的莫過于華潤萬家以220億港元收購TESCO中國業務,這不僅讓這個“并購之王”更顯任性,也讓原本相對穩定的中國零售業外資企業、國有企業和區域民營企業“三足鼎立”的格局被打破,掀起內資超市“反攻”的序幕。
截至2014年底,據聯商網統計,華潤萬家共開業65家大賣場(不包含Ole、Vango等),市場逐漸向三四線城市滲透,同時首次嘗試“生鮮合伙人”制度,讓員工分享超額業績所帶來的經濟回報。此外,2014年華潤萬家旗下購物中心樂都匯在無錫開業,同時籌備“e萬家”,準備再戰電商。
新開65家大賣場
聯商網統計,截止2014年12月31日,華潤萬家共開業65家大賣場(不包含Ole、Vango等),開,市場逐漸向三四線城市滲透。大賣場業態仍未華潤萬家拓展的重心,與上一年相比,其在中國市場拓展開店的速度相對穩定。
就拓展區域來看,去年華潤萬家重點布局華東區,共開業21家,其中江蘇10家、安徽7家、浙江3家、江西1家,其次在南區廣州開業11家,其中5家新店開在深圳、廣州一線市場內。
就開店時間來看,主要集中在下半年,6-12月開店總數達49家,占年度開店數的75%。
加速拓展二三線市場借以扭轉超市企業困局早已成為業界共識,就華潤萬家的新店布局來看,同樣呈現了加速二三線市場邊緣化滲透的特征。“目前一些城市網點已經趨于飽和,而且中心地段租金成本高漲,導致開店成本過高,反而三四線城市還有不少機會可尋。”華潤萬家副總裁兼華東區總經理張華文表示。
收購TESCO中國業務
2014年5月29日,華潤萬家宣布,其母公司華創與TESCO樂購簽署的合資協議已獲得中國相關政府機構批準。TESCO將中國業務及現金注入合資公司,持有合資公司20%股份,華潤創業間接持有合資公司80%的股份,合資公司將成為內地、香港及澳門經營大賣場、超級市場、便利店、現購自運及酒類專賣店的獨一平臺。華潤創業以220億港元收購TESCO終于“塵埃落地”。
在全球擁有超過6700家門店的英國TESCO集團,在進入中國市場整整十年后,選擇了與中國本土大規模零售企業合并。合資公司獲批后,TESCO在內地的135家門店即樂購超市被統一更名為“華潤萬家”,樂購品牌將不再出現。
華潤收購樂購也致使原本相對穩定的中國零售業外資企業、國有企業和區域民營企業“三足鼎立”的格局被打破,掀起內資超市“反攻”的序幕。
華潤方面CEO洪杰表示,和樂購合作能與華潤萬家形成有效互補,能填補上海等重要城市的劣勢和空缺,提高采購能力,獲得高效的供應鏈,此外,還能獲得樂購的物流中心、自有品牌、IT系統等。
引入生鮮合伙人制度
從2014年7月起,華潤萬家開始首次嘗試“生鮮合伙人”制度,通過與生鮮員工做合伙人的方式,增加生鮮關鍵員工的穩定性,提升商場員工的積極性與績效表現,并與員工分享超額業績所帶來的經濟回報,從而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生鮮合伙人”員工福利激勵政策、“超額利潤分享”的管理概念,突破了以往定量定式保守管理模式,將利潤分紅作為回報直接獎勵到員工手中,有利于調動員工的生產積極性。項目出臺后,只要生鮮部門團隊所有員工能在共同努力下超額完成公司預算指標,超過去年或同期業績,部門內所有員工就可以參與超額毛利的成果分享。
在這個過程中,生鮮員工的積極性和競爭力自然而然獲得提升,并且會養成自己做老板、做好自己生意的良性思維,充分體現“多勞多得,獎勵績優”的原則,在實現公司業績目標達成的同時,提升員工個人收入,增加生鮮員工薪酬競爭力,保留生鮮關鍵技術人員,以應對電商挑戰。
旗下購物中心品牌樂都匯開業
華潤萬家在大力發展超市主業的同時也積極試水新業態,2014年10月1日,華潤萬家收購樂購后,在無錫開出首家社區型購物中心華潤萬家樂都匯。樂都匯購物中心原系Tesco樂購旗下品牌,定位為消費群體主要是追求時尚的年輕一族和講究生活品質的家庭消費群。截至去年年底,樂都匯已在無錫、淄博等地開出。
再戰電商 2月份上線“e萬家”
其實,早在2004華潤萬家曾上線面向香港、澳門地區提供網上購物和生活服務的電商平臺萬家摩爾,不過在2013年便停止經營。華潤萬家正準備卷土重來,日前宣布新電商名為“e萬家”,計劃將在2015年2月份以后正式上線。
去年9月份,華潤萬家正式啟動電商項目,對外發布招聘信息,涉及的職位包括商品管理部、市場營銷部、信息管理部、營運物流部等4個大部門共32個工作崗位,工作地點在深圳。華潤內部知情人士昨日透露,電商事業有望直屬華潤總部。
值得一提的是,e萬家將主打生鮮經營,自建物流的同時門店也將成為提貨點。而且,華潤萬家已經重建電商事業部,TESCO的電商業務部分也將與華潤合并,統一為e萬家。
(聯商網 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