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2015年3月3日,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在北京召開,聯商網記者收集整理零售業代表的兩會提案時發現,這一次,包括王填、張近東、劉江超等在內的零售界大佬們都不約而同地將矛頭指向了“電商售假”。
王填:電商與實體店不能在監管上搞“一國兩制”
2015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步步高集團董事長王填帶上的是這樣兩份建議案——《關于建議電商平臺代扣代繳稅費,消除電商與實體店雙重標準的議案》、《關于規范電商平臺、杜絕假貨交易的建議》。
3月7日上午,全國人大會湖南團的第三次會議上,王填代表向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建言,打擊假冒偽劣、偷稅漏稅線上線下不能搞雙重標準,“一國兩制”,電商平臺必須先行負責。他的發言引起全場代表的掌聲,出席湖南團的馬凱副總理當場回應說“發言很好!”
王填建議所有入駐電商平臺的商家都必須實名登記。目前電商中存在的諸如偷稅漏稅、假冒偽劣、知識產權被侵犯后維權難、售后服務難等情況,很大的一個問題就是此類侵權的商家隱身于網絡之后,很難找到,維權、打擊都很困難。基于此,電商平臺必須對入駐的電商專家進行監管,對商家的資料必須進行審查,并要有強有力的制約機制。
胡子敬:某些電商“賣假貨”還不交稅
“線下商店賣假貨要罰款,網店賣假貨,關了、跑了都不知道到哪里去找……”全國人大代表、友阿股份董事長胡子敬一發言就把矛頭對準一些電商。
他以某知名電商舉例說,一方面,是工商管理的問題。除電商本身有注冊外,幾乎所有網店都沒有工商部門注冊,“我們線下開個小分店,各類許可證都要接受監管部門檢查,但網店,都不知道是誰開的,沒有任何顯示。”另一方面,是稅收問題。“按照實體店的稅收標準計算,1萬多億元的銷售額,應該繳納500多億元的稅,而實際情況是,去年某電商僅幾十億元的稅收。”
黃玉清:建立網銷食品安全可追溯機制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河南萬果園集團總裁黃玉清已是第八次參加全國人大代表會,今年,黃玉清又結合當前網購市場上的一些不規范現象,提出了建立網銷食品安全可追溯機制的建言。
“實體零售企業銷售的每一種食品,都會在企業商品信息系統中找到其檔案,但在網上購買的食品,有許多就存在假冒偽劣的現象。”黃玉清認為,由于當下網絡監管存在一定空白,部分電商為追求短期效益而忽視商品品質、侵害消費者權益,為此提出了“建立全面的網銷食品安全可追溯機制”等五大建議。
劉江超:應出臺相關法規保證電商健康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武商董事長劉江超前兩年對電商現象一直保持沉默,今年他卻主動談起,疾呼“該是理順健康發展的時候了,盡快出臺相應的法規規范網購。”因為他逐漸發現,電商與開在武商旁邊的那些商場并不相同,“電商不是在同一個環境下競爭。”
劉江超呼吁:“現在應出臺相關的法規,保證電商健康發展,規范不應有的不良行為,這樣才能保證這個事業向其推進。”
張近東:屏蔽網絡假冒偽劣商品
第13次參會,全國政協委員、蘇寧云商董事長張近東今年帶上6個提案,主要圍繞消費者權益和行業發展,包括“屏蔽網絡假冒偽劣”、“推動物流產業綠色發展”和“推動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等。
起重工,屏蔽網絡假冒偽劣,無疑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網上零售同比增幅達到49.7%,遠高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幅,而且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應用普及,網絡購物還將保持長期快速的增長。和網絡購物發展相對應的是,假冒偽劣侵權等違法行為的存在,嚴重損害消費者權利和產權人利益。
周成建:政府要嚴厲打擊電商假冒偽劣
全國政協委員、美邦服飾董事長周成建建議“政府要嚴厲打擊電商中的假冒偽劣和其他不誠信行為,凈化電商環境。”
在周成建看來,隨著消費者結構的進一步調整,重視品質的80后、90后已經成為網上消費的主力軍,他們尋求在線上購物時也能買到更多高品質的商品,得到更多的服務保障。基于此,未來電商時代將從單純的價格競爭轉向價格、品質和服務的綜合性競爭,進入電商行業第三時代——品質電商。
零售業代表為何不約而同地將矛頭指向“電商售假”?是單純的巧合?還是實體零售面對電商勁敵展開的進攻式自衛?
眾所周知,今年1月23日,國家工商總局公布《2014年下半年網絡交易商品定向監測結果》。調查稱:中國網購的正品率不足六成。其中,淘寶網正品率最低,僅為37.25%。這一數據的披露引發阿里系的強烈回應而雙方展開“撕逼大戰”,但最終雙方“握手言和”的結局讓眾多實體零售界人士大呼不公。
此時在全國“兩會”上,零售業代表集體聲討“電商售假”這一現象,無疑是要將對平臺電商的治理上升到國家立法層面,進一步規范管理,以確保零售行業的公平競爭。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兩會是人民參政議政的國之大事,放到一個行業來看,也是一個江湖。盤點歷屆兩會提案,發現呼聲最多的提案恰恰反應出當時行業最激烈的矛盾,正是行業“痛點”所在。
(聯商網 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