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茅稱,去年工商總局牽頭起草了《國務院關于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維護市場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見》,并積極貫徹落實。進一步加強了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工作。到目前為止,全國工商系統共立案調查了47件壟斷案件,有21件已經結案,其他正在調查中。
對于網購假貨的問題,張茅稱,“我想,一個就是我們加快這方面的法治建設。因為法律法規相對滯后,工商總局已出臺了《網絡交易管理辦法》,但還不夠完善,我們現在正在積極推進電子商務立法。第二,完善監管方式。”
關于在淘寶上賣假貨的事情,張茅表示:“解決這個問題最根本的還是加強企業誠信意識、建立企業信用體系。如果賣了假貨、侵犯了知識產權,就要有記錄。有記錄以后,就會進入企業信用檔案,其經營活動就要受到限制。增強企業的信用自律意識,建立整個社會的信用體系,可以說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治本之策之一。”
張茅認為,“政府有關部門,包括工商部門在日常的監管中,對于假冒偽劣的產品要進行嚴厲查處,要使得這些企業付出的成本高于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的成本。總體來說, 現在違法付出的成本過低,所以才出現這么多的違法的現象。如果增加了違法的成本,使企業支付不起甚至無法經營,處處受到限制,甚至罰得企業傾家蕩產。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的市場秩序才能有根本的好轉,這些假冒偽劣的產品才能逐步消失,侵犯知識產權的現象才能減少。”
(新浪科技 尚紫)
以下為張茅談及的有關反壟斷調查、網購假貨等涉及互聯網的話題:
齊魯晚報記者:
去年7月28日,9省市近百名工商執法人員對微軟公司在中國大陸的4個經營場所進行了反壟斷突擊檢查,向外界傳遞了工商部門維護市場秩序的強烈信號。我想請問張局長,工商部門在促進公平競爭、維護市場秩序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今年,工商部門是否還會對在華經營的大型跨國公司展開反壟斷執法?謝謝。
張茅:
剛才提到工商總局在反壟斷當中做的工作。工商總局是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的成員,我們的職責是對于企業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競爭等壟斷行為進行調查和處理。我們在規范市場秩序方面,一是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維護市場正常秩序有關政策。去年工商總局牽頭起草了《國務院關于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維護市場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見》,并積極貫徹落實。
二是強化了信用在市場監管中的基礎作用。按照國務院《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我們制定了《企業公示信息抽查暫行辦法》、《企業經營異常名錄管理暫行辦法》等配套文件,積極構建以信息公示、信用監管為核心的新型監管體系。
三是進一步加強了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工作。到目前為止,全國工商系統共立案調查了47件壟斷案件,有21件已經結案,其他正在調查中。
四是商標保護和注冊便利化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這實際上是保護知識產權。
五是加大對包括網絡購物在內的重點領域市場監管工作,如家電、電子信息產品、兒童用品、服裝鞋帽等等。
六是加強廣告市場的監管。
實際上,我們進行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加強市場監管,就是在促進建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我想,我們進行商事制度改革,“寬進”激發了市場活力,市場主體大量增加;“嚴管”促進公平市場環境的建立,實際上也是激發市場活力、促進經濟平穩增長的一個重要舉措。謝謝。
北京青年報北青網記者:
國家工商總局此前發布了一項“2014下半年網絡交易定向監測結果”,淘寶正品率為37%,此后阿里巴巴曾經和工商總局之間發生爭議。請問張局長,互聯網企業發展和監管制度之間是否存在原則性的矛盾,在網購已經成為社會新常態的今天,工商總局在規范網購市場方面將會采取哪些新的措施?謝謝
張茅:
互聯網的發展很快,確實改變了人們的觀念,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打破了時空的概念,使世界變得更小了,像網絡交易是一種新的業態,而且發展迅速。去年一年,我們統計網購的數量達到了27898億,達到了社會商品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0%,就是說,我們日常消費中10%是通過網購來的,而且還是以30%-40%的速度在增長。網購確實方便了消費者,促進了消費。在座的記者朋友們很多都參加了網購,我本人也參加了網購。特別是我們電商還制造了一個消費時點,比如“雙11”,2013年達到了350億,占當時全國日消費品零售總額的50%;2014年達到570億,占到了日消費品總額的70%。大家都覺得網購很方便。
但網購同時也存在著一些新的問題。因為它打破了時空,不在現場,所以出現了比如夸大宣傳、假冒產品比較多、商品退貨比較難等問題,工商部門在處理這些問題的時候,處理消費者的投訴和糾紛方面難度也比較大。
對于這種新的業態、新的商業方式,究竟怎么更好地在規范中促進它的發展,這確實是政府監管部門和企業面臨的一個新的問題。我想,我們在這方面也作了很多工作,政府也作了很多的工作。據我了解,相關的互聯網企業、電商企業自身也作了很大的努力,但是這些問題還依然存在。
我想,一個就是我們加快這方面的法治建設。因為法律法規相對滯后,工商總局已出臺了《網絡交易管理辦法》,但還不夠完善,我們現在正在積極推進電子商務立法。
第二,完善監管方式。網絡購物有很多新的特點,工商總局作為網絡購物的主要監管部門,傳統的監管方式已經不完全適用了,要通過信息化的方式解決。同時,也要和電商、互聯網企業更好地溝通,既聽取他們的意見,也對他們進行指導,要求他們進行自律。再有,互聯網交易平臺要擔負起重要的責任,網絡交易不是法外之地,也要按照法律和規矩來辦,也要講誠信、講信用,也要維護消費者的利益。比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商品七天之內可以無理由退貨,鮮活食品等除外。
所以第三方交易平臺要對網店切實負起責任,加強自律和內部的監管。在這些方面,我們不斷地和互聯網企業和電商進行溝通,我們一致認為要促進網絡購物的發展,就必須規范。而在規范當中,必須加強政府和企業的溝通與合作,來共同破解這個難題,以滿足消費者的需要,同時也對于我們國家整體促進消費、促進經濟的穩定增長更好地發揮作用。謝謝。
法制日報法制網記者:
您剛才提到一個法律的實施和滯后的問題,我們關注的是去年3月15日,新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開始正式實施,還有幾天又是一年“3.15”了,我們特別想知道這部社會各界予以密切關注的法律,在對消費者權益保護、對打擊假冒偽劣產品,還有對保護知識產權方面究竟起到多大的作用?國家工商總局作為監管部門在實施這部法律當中采取了哪些具體的措施?謝謝。
張茅:
新的消法實施一年來充分發揮了它的積極作用,消費者、經營者對新的消法很支持。另外,消費者依法維權的意識和能力明顯提高。2014年全系統依托12315網絡,一共處理了消費者訴求757萬件,同比增長了8.2%。同時,消費者協會根據消法賦予的職責,已經嘗試進行了公益訴訟。
總體上講,我們所希望的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正在逐步形成。工商總局在貫徹實施過程中,一是廣泛宣傳、積極貫徹新消法,我們制定了《流通領域商品質量抽查檢驗辦法》等相關規章。
二是強化了對群眾生活密切而且反映比較大的家裝建材、兒童服裝、家用電器等方面的重點抽查和監管。同時,探索企業自律、消費者參與、社會監督、政府監管的共治體系。
三是進一步完善12315體系,特別是對消法規定的“7天無理由退貨”進一步落實、宣傳、督促企業實施,探索由經營者先行賠付的制度。
四是積極開展消費教育引導,倡導綠色消費、科學消費,提高消費者的維權意識。
再過幾天就是“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工商總局及相關部門,和中央電視臺將舉辦“3.15”晚會,這也是廣大消費者、在座的新聞界朋友們所關心的一個重要時刻。希望大家繼續關心“3.15”,同時也利用好12315投訴熱線。在座的朋友們,如果在消費維權方面碰到什么問題,請撥打12315,一是能有助于解決你們的問題,同時也檢驗一下工商部門的12315是否暢通、是否有效。謝謝大家。
香港《南方早報》記者:
最近很多人關注淘寶賣假貨的事情,我的問題是工商總局有沒有加強打擊假貨的計劃?
張茅:
假冒偽劣確實是群眾非常關心的問題,涉及每個人的利益,也涉及到保護知識產權。剛才我說到了,實際上這個問題也不是現在才出現,在我們實體購物中也存在這些問題,當然網絡購物中,這個問題可能比實體店顯得更加突出。我們一直在努力打擊假冒偽劣行為,雖然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這個問題還是依然存在。
解決這個問題最根本的還是加強企業誠信意識、建立企業信用體系。如果賣了假貨、侵犯了知識產權,就要有記錄。有記錄以后,就會進入企業信用檔案,其經營活動就要受到限制。增強企業的信用自律意識,建立整個社會的信用體系,可以說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治本之策之一。
當然,政府有關部門,包括工商部門在日常的監管中,對于假冒偽劣的產品要進行嚴厲查處,要使得這些企業付出的成本高于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的成本。總體來說,現在違法付出的成本過低,所以才出現這么多的違法的現象。如果增加了違法的成本,使企業支付不起甚至無法經營,處處受到限制,甚至罰得企業傾家蕩產。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的市場秩序才能有根本的好轉,這些假冒偽劣的產品才能逐步消失,侵犯知識產權的現象才能減少。
我們也希望,消費者要勇于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新聞媒體也要發揮輿論監督作用,請媒體朋友們幫助我們來做好打擊假冒偽劣的工作。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