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國務院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官網上發布了國函〔2015〕44號文件,關于《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批復》。
國務院批準設立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批復》提出要破解跨境電子商務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體制性難題,打造跨境電子商務完整的產業鏈和生態鏈,逐步形成一套適應和引領全球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管理制度和規則,為推動全國跨境電子商務健康發展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有關部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要努力適應新型商業模式發展的要求,轉變觀念和工作方式,積極做好服務,大力支持綜合試驗區大膽探索、創新發展,同時控制好試點試驗的風險。試點工作要循序漸進,適時調整,逐步推廣。
《批復》強調,浙江省人民政府要加強部門之間的溝通協作和相關政策銜接,深入調查研究,及時總結經驗,指導和幫助地方政府切實解決綜合試驗區建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進一步為綜合試驗區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3-5年杭州要成為全國跨境電子商務中心
2014年,杭州、金華和義烏等地逐漸成為全省跨境電商出口的先發優勢地區。杭州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產業園在全國五個試點城市中率先正式開園運營,金華、義烏把發展電子商務作為政府工作的一號工程來抓,全省跨境電商形成幾大戰略平臺,地區集聚效應優勢凸顯。特別是擁有47萬家網絡經營主體,電子商務交易額居全國城市首位的杭州。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市市長張鴻銘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跨境電商交易已日趨常態化。按照一般貿易流程設計的海關、稅務、商檢、金融等監管模式已難以適應當地跨境電商多品種、小批次、頻繁交易的新特征,外貿企業試水電子商務不僅導致了通關、退稅、結匯等新難題,也易誘發了質量失控等現象。
他曾舉例:同樣100萬元的進口貿易額為例,在傳統貿易進口中對應的商品也許是1萬瓶價值100元的同款紅酒,采用一次報關即可完成,而消費者網購對應的或許是1萬件五花八門的商品,以目前的報關方式一一查驗,將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幾乎是不可完成的任務。
張鴻銘說,要借助互聯網上任何交易都有跡可查的獨特優勢,建設信息共享、金融服務、智能物流、電商信用、統計監測、風險防控等體系,實現關 、稅 、匯 、檢 、商 、物 、融 一體化。試驗區還將采取線上單一窗口平臺和線下綜合園區平臺相結合的方式,建立符合現代國際貿易通行規則的新型自由貿易園區,推進跨境電商貿易便利化。
張鴻銘對于杭州的跨境電子商務前景充滿了信心,作為全國電子商務中心,杭州市計劃經過3—5年的改革試驗,把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成以“線上集成+跨境貿易+綜合服務”為主要特征的全國跨境電子商務創業創新中心、服務中心和大數據中心。
(浙江在線 童俊 趙潔 部分內容根據新華網等公開報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