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是3·15消費者權益日。昨日,廣東質監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廣東首個網購產品抽檢報告,記者獲悉,廣東質監部門首次以“神秘買家”方式,針對天貓、京東、蘇寧、亞馬遜和唯品會等5家電商平臺產品抽檢。結果顯示,五家電商被發現兩家售假,箱包皮具、服裝合格率僅50%。
數據
箱包皮具服裝僅5成合格
據悉,此次抽檢,是廣東省首次針對網購產品質量抽檢,為保證抽樣公平性,抽查按照“網上發現,源頭追溯,屬地查處”的原則,在廣州公證處的支持配合下,首次以“神秘買家”的方式,采取從天貓、京東、蘇寧、亞馬遜和唯品會等5家電商平臺買樣的抽檢。
據廣東省質監局質監處處長陳錦漢介紹,由于電商抽查很多證據具有虛擬化特征,為保留證據,該局在抽樣過程中要求經過公證的買樣人員集中下單,并做好產品介紹、訂單詳情及網址的記錄留存,將收貨樣品拆封等情況攝像留證。
質監部門發布的結果顯示,此次,質監部門在去年“雙十一”當天統一抽檢,共抽查了156批次網購產品,類別涉及服裝、箱包皮具、鞋、家具用品、電器、玩具等多類日常用品。其中發現假冒產品3批次;47批次不合格產品被曝光,不合格率為30.7%。
值得注意的是,結果顯示,針對五家電商網購產品抽檢中,服裝合格率僅五成(46.7%);半數箱包皮具不合格;30.0%的鞋產品不合格、家庭紡織用品不合格率46.2%、廚房電器28.6%不合格、生活電器14.3%不合格、通訊數碼產品及配件21.1%不合格、個護小家電20.0%不合格,玩具60.0%不合格、學生用品(辦公耗材)13.3%不合格。
曝光臺
不合格產品均有品牌
卡撒天驕賽諾也上榜
記者查詢本次網購抽檢“黑名單”發現,在共156批次網購產品中,47批次不合格產品被曝光,均為可查廠名廠址的品牌產品,同時還包括假冒產品3批次。而四類產品抽檢不合格率較高,包括玩具(60%)、箱包皮具(50%)、服裝(46.7%)、家庭紡織品(46.2 %)。
在假冒產品方面,佛山艾詩凱奇電氣有限公司的“SKG”電磁灶、廣東半球實業集團公司的“半球”電磁灶都被發現是假冒產品。
而在家居產品方面,知名品牌卡撒天嬌家居用品(深圳)有限公司生產的卡撒天嬌“臻美”羊毛被纖維成分及含量不合格;佛山市南海富麗時裝有限公司生產的“富仕”印花四件套不合格;東莞賽諾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賽諾枕頭不合格。據悉,不合格產品可能導致皮膚過敏等問題。
同時,在箱包皮具方面,流行品牌URBAN RENEWAL的一款網售手袋、由天貓銷售的知名品牌“'MAKU·STORE”背提包等多款箱包皮具產品存在振蕩沖擊性能、標志、標簽等不合格的情況,或易引起皮具破損、開線。
監管
質監呼吁明確
電商平臺首負責任
對于不合格產品,陳錦漢表示,“在對天貓、京東、蘇寧、亞馬遜和唯品會五家電商的抽檢結果顯示,五家電商中,均存在抽檢不合格產品;更嚴重的是,本次發現有兩家電商產品涉售假的情況。對于抽檢發現的10批次存在嚴重違法情況的產品,我們已經通知相關部門立案查處,而對于不合格情況,也已經通報相關平臺,要求其按規定進行處理。”
就本次抽檢結果,質監部門呼吁,應盡快從國家層面建立構造電商監管法律體系,明確電商平臺“先行賠付”的首負責任,“希望國家層面盡快出臺電子商務法,在地方層面也應有相關電子商務管理條例。為解決網購亂象、維護消費者權益,相關法律法規應明確電子上午平臺首付責任,讓其對平臺產品自身監管負責,一旦發現商品問題,電商平臺首先應擔負起對消費者先行賠付的責任。”
相關
報道
去年廣州網購
投訴近萬宗
昨日,廣州市工商局、市消委會盤點去年一年消委會投訴情況,記者獲悉,新《消法》實施近一年來的網絡購物投訴有9632宗,占投訴總量的21%。消費投訴量排名前五的商品類別分別是:手機、服裝、鞋類、家具、計算機。
根據廣州市消委會12315消費投訴受理平臺統計,在過去一年中,12315共受理消費投訴45199宗,其中商品類投訴就有30944宗,占投訴總量的68%。在商品類投訴中,反映商品質量問題的有8577宗,反映商家不履行“三包”義務的有10277宗。主要集中在日用百貨類(8694宗)、通訊器材(6862宗)、家用電器類(5924宗)、計算機及配套設備(2186宗)、交通工具(2009宗)。
從投訴內容看,居于首位的是各類商品的售后服務問題。如商家拒不履行“三包”的責任和義務、送貨不及時、維修時間太長等。此類投訴共計14392宗,占投訴總量的32%。
其次,是產品質量問題。如手機、計算機產品假冒偽劣,網購的服裝鞋帽、家居產品等貨不對板。此類投訴8577宗,占總量的19%。投訴量排名前五的商品類別分別是:手機1864宗,服裝1075宗,鞋類683宗,家具487宗,計算機342宗。
新《消法》實施近一年來的網絡購物投訴有9632宗,占投訴總量的21%。其中,反映未落實新《消法》關于“七日無理由退貨”規定的有395宗,占網購投訴總量的4%。
消委會秘書長教你
應對網購維權四難題
昨日,廣州市消委會秘書長陳軍梅就網購維權四難題支招消費者:
1.貨退了,退一賠三遇百般推諉怎么辦?
陳軍梅:國家工商總局日前發布《處罰辦法》,其中進一步明確了經營者欺詐行為的具體情形,為工商部門和消費者針對欺詐行為依法行政和依法維權提供了更加明確而有力的法律依據。商家如拒不承認,消費者可向工商部門舉報,由工商部門查實,拖延賠償超過15日可處罰。
2.買假了,真假鑒定誰來做?
陳軍梅:買到假貨,或是懷疑產品是假貨,消費者不需要自己鑒定,可根據新消法要求經營者或生產者“自證清白”,經營者無法自證清白,則需承擔賠償責任。
3.受騙了,騙子一走了之找誰去?
陳軍梅:在找不到直接銷售者的情況下,可找網購平臺進行先行賠付。
4.吃虧了,此處無人監管怎么辦?
陳軍梅:可先向12345熱線進行投訴,由消委會進行調解。期待國家盡快出臺相應法規。
(信息時報 記者 郭蘇瑩 通訊員 岳志軒 穗消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