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分成了潮流派、餐飲派、親子派、社區派
正如杭州解百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童民強說的,“傳統零售百貨未來的路究竟在哪里,一直是我們在苦苦思索的問題。”顯然,對于這個問題,杭州零售業的大佬們似乎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
早在去年上半年,中國銀泰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沈國軍就曾在一次采訪中表示,未來的百貨店不再單純以購物為主,而是成為實現人流聚集、體驗、交流或是欣賞某個活動的場所。
同樣的論調,昨天在新解百集團召開的戰略合作伙伴大會上,也被多次提及。
“生活方式”,這四個字恐怕是昨天童民強說得最多的一個詞。“以前我們一直認為,生活需要購物,然后消費者從購物中得到享受。但現在,這一套完全相反。首先是享受,然后是生活,最后才是購物。”童民強說。他認為,生活方式必將成為未來零售消費的主導,以目的地消費帶動沖動型消費。換言之,你去商場可能是為了吃飯、為了約會、為了娛樂、為了運動、為了做發型、為了逛花市,甚至是為了看牙醫或是學習英語,在這些生活方式及體驗的觸及下,產生二次商品消費。“甚至未來的購物中心可能會有這樣的顛覆:零售成為輔營,而餐飲、娛樂、教育等等將成為商場的主營。”
商圈的零售商場主打精致潮流
大家都是奔著“體驗式消費”為核心而努力,或改造或升級,難免出現同質化現象。“百貨店能謀求變化是好事。改造成什么不是重點,關鍵還是要尋求差異化,找找自己的個性。”世邦魏理仕杭州董事總經理馬英樞表示。
那么差異化在哪里?
以湖濱商圈為例。記者發現,這一帶老牌零售百貨的相繼升級改造基本上都圍繞“精致生活”和“潮流精品”展開。比如,和武林銀泰合并后的百大,引入了更多年輕潮流品牌,同時植入了更多適合年輕消費者的業態,諸如服裝店里的咖啡館等。對面的國大,更打算徹底改頭換面,走高端時尚奢侈品路線。歷來以奢侈品銷售為主的杭州大廈也計劃引進更多國際大牌和國際設計師品牌。
而另一頭,湖濱in77、西湖銀泰城以及計劃改造后的新元華,走的也都是精致生活方式和潮流精品的路線。
值得一提的還有目前正在建造中、位于鳳凰山腳下的“尚城1157”項目,這個由商旅集團聯手上城區政府打造的全新購物中心,同樣也是主打“潮流生活”。除了多家快時尚旗艦店,購物中心內還將包括24小時書城、知名酒吧、德國的PAULANER、高端夜店品牌MZ等“混搭”業態。
社區型的購物中心
瞄準餐飲和親子
相比商圈內的“高大上”,這兩年雨后春筍般冒出來的社區型購物中心則似乎更接地氣一些。“社區型的購物中心在經過幾輪業態調整的嘗試后,現在的傾向很明顯,要么餐飲,要么親子。”某業內人士分析說,“這兩塊針對的基本上都是家庭消費。”
說到餐飲,目前做得比較成功的要數城西銀泰城。據了解,如果算上咖啡甜點類,城西銀泰城一共有70多家餐飲店,基本上占到整個商場業態的30%。
而被視為“人流發動機”的兒童業態,是社區型購物中心熱衷的利器。位于慶春商圈的天虹購物中心,在3樓開辟了10000多平方米作為兒童游樂區域,包括多家面向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娛樂設施和教育機構。
西溪印象城的兒童業態比例相對更高,有木馬王國、童子軍樂園、悠游堂、海洋村,中庭還有一個卡雷拉軌道賽車。
位于濱江的中南購物中心,更是“實打實”的兒童游樂場所。除了部分零售和餐飲,整個商場近一半業態都和兒童游樂有關。
此外,在建中的金沙湖天街,也把兒童業態作為商場規劃的重點。位于慶春商圈、計劃2016年下半年開業的杭州大廈501城市廣場,盡管定位為高品質生活購物中心,但也沒忘在兒童業態上狠下功夫——整個商場的4層樓都將和孩子有關,包括兒童游樂、兒童教育、兒童用品以及母嬰中心。
不過,不管是精致潮流派,還是親子派、餐飲派,它們的出發點其實都一樣——先想方設法地和你的生活習慣、生活方式“套近乎”,只有摸透了你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才能讓你心甘情愿地花更多的錢。
(來源:都市快報 記者 朱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