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Apple Watch的預定又讓蘋果零售店人滿為患。而為了容納越來越多的人流,蘋果也不斷加快在中國開店的速度。
今年年初,杭州西子湖畔設立了首家Apple Store零售店。時隔三個月后的4月24日,杭州將迎來第二家蘋果官方零售店,而這也是蘋果在國內開設的第19家線下店面。
在蘋果公布的2015年第一季度財報中,蘋果中國區的業績達到了歷史新高,161億美元的營收,占全球總份額的21.6%,同比增長近70%,使中國區成為蘋果全球第三大市場。
蘋果CEO蒂姆?庫克今年1月在財報會議上自豪地說,iPhone第一財季在中國的銷量同比上升了100%。
而來自第三方研究公司Canalys的數據稱,去年第四季度,蘋果超越三星成為中國銷量最大的智能手機廠商。
銷量如此之好,也難怪庫克說要在中國大陸開更多的蘋果零售店,很快會達到20家。
就在春節期間,蘋果一口氣在鄭州、杭州、重慶、天津和沈陽開了5家零售店,這速度是業界絕無僅有的。
關于蘋果零售店的一些事實:
最初的兩間Apple Store在2001年5月19日于美國開幕,分別位于維吉尼亞州和加州。
截至2015年3月,蘋果已經在全世界16個國家和地區開設453家直營店。
目前蘋果已經在大中華區開設了21家Apple Store零售店。大陸已有18家,香港3家。
每天造訪蘋果零售店的顧客超過100萬人次。在這些直營店中,人流最大的當屬上海市南京東路店,日均訪客超過2.5萬人次。
去年,庫克曾表示,計劃兩年內把中國區的零售店增加到40家。預計過不了多久,中國的二線城市都將擁有一家Apple Store了。
追求美與時尚的建筑設計
2013年,蘋果聘請Burberry CEO安吉拉?阿倫德為零售部門主管。這讓蘋果的時尚氣息越來越濃了。
蘋果官方的零售店一般設在城市的核心地段,而且一向以設計獨特著稱。實際上,蘋果在店鋪設計方面已經獲得許多建筑獎項。
比如去年,土耳其的佐魯購物中心蘋果店就獲得了英國卓越結構工程兩個獎項,分別是“建筑工程卓越獎”和“最佳商業和零售建筑獎”。
這家店在結構設計上復雜,但卻外觀簡約。采用正方形全玻璃天花板,可以用自然光采光。
在中國,為了接地氣和吸引更多的果粉,蘋果也玩起了“最炫民族風”。
今年1月杭州西湖店開業時,由在書法界享有盛譽的王冬齡執筆,將曾經的杭州“市長”蘇軾的詩作題在了蘋果店的外墻上:“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贝送膺出現了碩大的蘋果公司紅色標志性LOGO。
重慶解放碑店開業時,室內用了“兩江麗景”重慶水彩畫作為圍擋裝飾。有人說它是“中國所有蘋果零售店最好看的圍擋,沒有之一”。
在設計上,蘋果零售店強調的是美與時尚,看起來“千篇一律”,實則出自不同的設計團隊之手,比如杭州店就是由蘋果加州新“飛船總部”的設計團隊操刀。
在裝修上,蘋果對材料和裝修要求極為嚴格,很多材料都從國外進口。為了保持店內簡潔、高雅、通透的設計,一塊玻璃甚至一個燈泡都可能是從國外進口的。
最賺錢的商店
蘋果的零售店不僅擁有時尚的設計,同時它還是一間賺錢機器。
早在2007年,《財富》雜志就把蘋果零售店評為美國最賺錢的零售商店。
到2011年,大家公認喬布斯顛覆了五大行業,而其中之一就是零售業。
2012年,蘋果零售店每平方英尺的收入為5971美元,比前一年的5098美元增長了17%,依舊是美國最賺錢的零售店。相比之下,第二名的蒂芙妮(Tiffany & Co)在同期每平方英尺的收入只有3453美元。
2013年,數據調查機構Asymco分析師Horace Dediu表示,蘋果零售店第一季度的每訪客收入達到了57.60美元,創造了零售行業的新紀錄。
如今,蘋果零售店已成為全球最賺錢的零售空間,每年每平方英尺可賺取6000多美元。
作為喬布斯時代的產物,蘋果零售店大膽發揮體驗式營銷理念,為顧客營造自由的體驗店氛圍。
蘋果零售店戰略總設計師羅恩?約翰遜(Ron Johnson)認為,零售店力圖減輕給顧客帶來壓力,讓他們在這里可以自在逗留,而不要把這個地方僅僅當作交易發生與終結的地方。
蘋果和零售店成功的原因不只是我們有了一個好的想法,還包括我們對于細節的重視。我們的產品是這樣,我們對于零售的細節也是充滿熱情去對待。
這是一個讓蘋果和消費者聯系更加緊密的地方。顧客可以自由體驗產品,銷售人員提供專業講解,有專門的天才吧幫助用戶學習、了解蘋果產品。即使你不打算購物,也可以自在地使用蘋果產品進行娛樂。
這種戰略被證明是有效的,蘋果零售店單位面積的銷售額,明顯高于其他零售商,甚至超過了奢侈品零售店。
三星微軟等巨頭效仿
蘋果零售店的巨大成功也引來了其他巨頭的效仿和跟進。
2009年10月,微軟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開設了第一家零售店,而且店內設計是由一位蘋果零售店設計顧問負責。
彼時的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表示,他非常希望擊敗蘋果,因此微軟把零售店開在距蘋果零售店最近的地方,“這樣流量就會被吸引到我們的店內,我們就會打敗他們”。
目前微軟已在美國和加拿大開設了100余家實體零售店。其中很大一部分位于蘋果零售店附近。
蘋果的對手三星也學習了蘋果零售店的模式。2012年,三星在加拿大溫哥華開設了第一家北美地區零售店,店內設計、產品擺放以及工作人員著裝,都能看到蘋果店的痕跡。
本來三星計劃在歐洲新設60個零售店,但關閉倫敦旗艦店,可能是其放棄大步擴張之舉。有分析認為,這是受到了三星智能手機銷量下滑的影響。此前,為了削減成本,三星停止了在歐洲銷售筆記本電腦。
此外,谷歌也在2013年傳出要開實體零售店的傳言。不過直到今年3月,谷歌才在倫敦開設了全球首家以自身品牌命名的實體店Google Shop。
開設Google Shop,谷歌希望以更好的方式展示其最好的Android產品。而巧合的是,Google Shop跟蘋果公司在英國Regent大街的旗艦店相距很近。
在科技圈中,蘋果已經是零售店經營方面的標桿。庫克曾說,蘋果零售店不僅僅是商店,而是蘋果公司的“臉面”。而微軟、三星等巨頭,想依樣畫葫蘆容易,要畫”臉面“可能就難了。
(騰訊科技 李幸 實習生高麗娜、田香寧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