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又一本土連鎖品牌——“騰達電器”或將易主。記者從多個消息源處獲悉,國美電器本月初與騰達電器在北京簽署了相關收購協議草案,國美電器將以3.5億元價格,收購江西的區域性家電連鎖商——騰達電器。
4月13日,記者在騰達電器南昌未來谷店門外看到一則告示,上面寫著“騰達·國美合作”的字樣,并稱于4月11日~15日閉店盤點,暫停營業。記者昨日分別致電國美和騰達江西市場部,相關負責人均表示已獲悉收購事宜,但具體方案尚未公布,如何合作還不清楚。
騰達電器南昌未來谷店張貼告示稱與國美合作
●騰達電器停業 或被國美收購
13日,一則“騰達電器被國美收購”的消息在家電市場掀起波瀾。消息源稱,早在4月3日,國美電器與騰達電器已經在北京簽署了相關收購協議草案。4月11日開始的3-4天時間內,騰達電器旗下所有門店停止營業,進行盤點和交割。
當天上午,記者走訪了位于南昌市的騰達電器未來谷店、廣場南路店等多家門店。記者看到,未來谷店大門緊鎖,透過玻璃窗能看到不少家電仍擺放在店內。門外張貼著一則“溫馨提示”,上面寫著“騰達·國美合作”的字樣,并稱于4月11日~15日閉店盤點,暫停營業。
騰達電器江西市場部傅經理向記者表示,他們接到的通知是,已經和國美簽訂了相關收購協議,全省所有門店都在收購范圍內,至于價格多少,他并不清楚。目前公司工作人員都在正常上班,人事暫時還沒有變動。
記者從國美江西市場部了解到,目前雙方應該還在商談一些細節,作為上市公司,具體收購方案國美電器將會以財報和公告的形式對外公布。
有消息顯示,早在今年春節之前,市場就傳出騰達電器董事長傅志杰在與國美電器接洽“收購事宜”,最初估價曾高達8億元左右。不過,由于過去兩年間騰達電器自身經營出現變化,導致欠債太多,最終國美電器將收購價格壓低至3.5億元。
一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在雙方的洽購過程中,國美電器曾只想收購騰達電器旗下的一些市區門店,但遭到騰達電器的拒絕,最終雙方達成對江西騰達電器所有門店的收購協議。
●深耕江西19年 旗下門店超百家
公開資料顯示,騰達電器1996年創立于新余,現有門店超過百家,年銷售額超過20億元,是江西省本土規模最大的、最具發展實力的電器連鎖服務企業之一。
2010年,在完成江西二三級市場戰略布局的基礎上,騰達聯動全省所有門店,開始“合圍”南昌。同年5月20日,騰達電器南昌店正式開業,同時宣布騰達電器總部遷至南昌,全面進軍省會市場,一舉完成了全省連鎖布點的格局。
2012年,騰達電器董事長傅志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騰達電器在深耕江西市場的同時,還將逐步進入全國市場,用五年左右的時間,使騰達電器的營業額進入百億俱樂部。
●擴張迅猛、上馬房地產致企業虧損?
對于原本在省內經營勢頭迅猛的騰達電器來說,為何突然落得被國美電器收購的“光景”和“地步”?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一方面是由于騰達電器近年來一直想謀求上市,從而獲得更大的經營資本。所以采取了“規模化擴張”的經營模式,在短期內過度追求規模化擴張,從而造成了一段時間內的經營利潤下滑。
來自騰達電器上游家電供應商的消息顯示:過去兩年來,騰達電器的主營業務一直處在虧損階段狀態。
在主營業務虧損的同時,騰達電器還在進行多元化擴張,過去幾年來還進入快速擴張的房地產市場。不過,最近兩年來隨著全國范圍內的房地產市場受到政策調控,騰達房地產項目也受到了擠壓和沖擊。
●本土品牌緣何頻頻易主?
事實上,本土品牌被外地企業收購,在我省并不是第一次。從2011年開始,每年都有本土知名企業被并購,涉及零售、啤酒、房地產、珠寶眼鏡等行業。比較有名的案例包括百盛收購南昌太平洋購物廣場,華潤萬家收購洪客隆,百威英博并購南昌啤酒等。
為何一個個原本風生水起的本土品牌,紛紛選擇外嫁“易主”?南昌大學經管學院教授尹繼東分析認為,一方面這些企業做大后并沒有做強,對本身產業的前景缺乏信心,套現為王;另一方面,企業經營者的眼光問題,只關注眼前的利益和當下的成就,忽略了品牌長遠性發展,導致在運作時戰略布局失誤或是太過局限,而限制了自身的成長。有的則是當品牌稍微穩定,具備了良好的消費者基礎,就開始大規模地多元化運營,從而背離了品牌發展規律。“除了江西本土企業自身發展的原因之外,外地資本‘搶灘’江西市場也是本土品牌頻頻被并購的主因。”他說。
記者了解到,在被并購的江西企業當中,多數企業名稱或者產品被雪藏。此次騰達電器被國美電器收購后,這一本土品牌還會保留嗎?騰達電器一位內部人士認為,有可能會沿用國美收購上海永樂電器和北京大中電器的做法,以“國美騰達”作為門店名稱,“畢竟騰達還有一定的品牌價值。”
(來源:江南都市報 記者陳文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