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上市的茂業國際(00848.HK)4月15日復牌并發布公告稱,其麾下附屬公司成商集團(600828.SH)擬進行重組,此次重組可能涉及由該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擁有或經營的若干百貨店,但目前尚未協定與重組有關的任何條款。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獲悉,2014年消費走低和電商沖擊對于零售業有所影響,茂業國際一直在尋求提升之法,其麾下的零售門店分布在全國各地,盡管華南地區門店數量并非最多,但收益貢獻占比最大。而成商集團在當地區域市場競爭對手頗多,其在當地并非最強勢業者,業界猜測,或許茂業國際此番希望通過對成商集團的重組提升西南地區的百貨業績。
成商停牌
就在茂業國際宣告擬對成商集團進行重組百貨業務的同時,成商集團同步公告披露,因籌劃重大事項,該公司股票已停牌。根據該公司接到的控股股東深圳茂業商廈有限公司的通知,重組可能涉及間接控股股東茂業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擁有或運營的若干門店。經初步論證,上述事項對該公司構成了重大資產重組。相關方案以及審計、評估、法律以及財務顧問等工作正在推進過程中,該公司股票自4月15日起預計停牌不超過一個月。
茂業國際提醒投資者,目前尚未協定與重組有關的任何條款,且重組須待訂約方協定條款、中證監及上交所批準及訂約方訂立正式的法律協議后,方可作實。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茂業國際一直喜好資本運作,比如中兆投資是茂業國際的全資子公司,茂業國際創始人黃茂如持有茂業國際81.77%股份。中兆投資還是沈陽商業城股份有限公司和茂業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東。茂業系曾通過中兆投資舉牌銀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858.SH)。
此外,黃茂如還曾經通過深圳茂業商廈有限公司對深圳市國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000056.SZ)舉牌,但在2012年一季度突然減持,之后從十大股東行列消失。
意欲何為?
既然是涉及重組,那么如何運作?
茂業國際和成商集團方面并沒有披露具體的重組方案。記者查閱茂業國際2014年度財報發現,其目前共41家門店,其中華南地區7家,西南地區10家,華東地區11家,北方市場13家。頗有意思的是,根據上述數據可見,起家于深圳的茂業集團,其門店數量居然在北方市場最多,華南最少。然而茂業國際2014年度的銷售所得款項總額的占比中,門店最少的華南地區貢獻率最高,占比達到38.5%,華東地區為20.1%,北方和西南市場均為20.7%,足見茂業國際在華南的強勢和在其他市場相對遜色。
一位長期觀察四川地區商業地產的人士透露,四川的商業競爭很激烈,成商集團在當地表現一般,而王府井百貨、伊藤洋華堂等品牌在當地非常強勢。在聯商網統計的全國優質單體百貨門店中,茂業國際的單體門店也并不在靠前排名中。
“茂業國際一直喜歡資本運作,他們希望通過資本方式迅速覆蓋全國市場,然而百貨業是有區域特色的業態,你在一個地方做得好,可能在另一個地方因為消費習慣和商品差異等原因而經營不佳,茂業國際屬于在華南地區很強,但在其他區域并不出色,我們猜測其或許想通過此次對于成商集團的重組提升西南地區業績,也許會加大投入整合升級,又或許涉及其他資本運作。”資深零售業內人士諸先生分析。
茂業國際方面表示,其在2015年將在加速麾下購物中心和百貨業態的轉型,拓展多種業態組合,進一步優化門店結構和品牌組合,進行差異化經營,有效提升毛利率,其目標是成為中國最具領導地位的百貨連鎖企業。
(第一財經日報 樂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