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析企業管理咨詢(OC&C Strategy Consultants)最近發布的報告《亟需新鮮想法》稱,面對網絡渠道的挑戰,大部分中國大型賣場零售商(商超及大賣場)的同店銷售額呈下滑趨勢,亟需改變其產品供應。
在電商和購物中心的雙重夾擊下,超市和大賣場似乎越來越難討好消費者了。對他們來說,上網購買包裝食品、雜貨和電子產品等更快捷便宜,逛購物中心則能享有更優越的購物環境、配套餐飲、娛樂和服飾店。
然而,傳統菜市場卻似乎對互聯網的沖擊“免疫”,依舊持續繁榮。盡管網絡零售商大力發展生鮮業務,消費者們始終對傳統渠道擁有很高的忠誠度。菜市場、超市等線下渠道的實物選購、即買即提、選擇更廣、價格更低、產品看起來更新鮮等特點,都是消費者選購生鮮食品時所喜歡且難以替代的。
因此,加大對生鮮食品業務的投入有助于超市贏回不斷流失的消費者。歐析的另一份年度零售喜愛指數的報告顯示,生鮮食品供應越好的連鎖零售店往往得分越高,很難說這只是巧合。不過,歐析亦同時在報告中指出,對大多數商超零售商來說,生鮮食品一般毛利率低,甚至會造成虧損。
另一方面,線下強大的區域門店網絡也可以令線上生鮮業務擁有供應和物流上的優勢,為發展電商渠道提供助力。超市巨頭們在電商上是后來者,但仍能利用自己的品牌信任度吸引網購群體,并利用區域門店網絡提供多渠道購物體驗,比如網上購買門店自提。
此外,便利店的增速遠超大賣場和超市,同許多發達市場一樣,中國商超零售商們應開始拓展小型門店。翻新周邊商場,增添更多質量更好的餐飲和娛樂設施,也有助于大型商超成為更多消費者的目標購物地。
“盡管銷售業績不佳,大型商超集團并非前景黯淡,簡單忽略他們將是一個錯誤。許多大型商超仍然在眾多品類上擁有最強大的購買規模,擁有最好的購物地段以吸引消費者。”歐析大中華區董事合伙人Richard McKenzie表示。
(界面記者何丹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