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的消費記錄里,如果你是在中國買的Levi's牛仔褲,去澳大利亞旅游血拼,那就真的虧大發了。因為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發布了一份全球各國物價的比價表,你能很清楚地從上面找出理發購物等日常消費最便宜的地方。
如果你要去美國旅游,可以考慮花650美元買部iPhone 6,價格是巴西的一半。在美國買條Levi's 501經典款也不虧,因為除了印度和加拿大,就美國最便宜了,只要54美元。在中國內地和香港、新加坡,Levi's標價走高端路線,比美國貴1倍。阿迪達斯的經典板鞋Adidas Super Star 2 Trainers則是在巴西賣得最便宜,只要49.5美元,其次是日本,需要63.5美元,在墨西哥則需要72.1美元。
其實從去年全球的物價水平來看,旅游購物在歐洲和日本是最劃算的。印度、泰國等地的消費也一直不高,而美國的消費在發達國家中也算是極低的。但澳大利亞的消費仍舊居高不下。
對于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中國留學生來說,理發最貴的地方是瑞士,剪個頭要花49.8美元。不過如果你在印度留學就好多了,孟買理發只要3.7美元就能搞定。同樣劃算的還有看電影,在孟買看一場電影只要3.8美元。
但是在收取學費當中,性價比最高的還是德國。以公立教育為主的德國大學學費平均只有美國的1/3,畢業后的人均工資達到美國的80%-85%。不過參考德國大學極低的畢業率,一不小心延畢幾年,學費可就不見得最劃算了。
約會上哪兒比較劃算呢?德意志銀行把“約會”這一項量化為為“打車、吃麥當勞、喝飲料、兩張電影票和幾打啤酒”來計算。結論是,盡量別在東京、舊金山或惠靈頓約起來,因為它們將分別花費103.5美元、104.6美元和99.6美元。做同樣的事在印度只要24.7美元。其次是里約熱內盧,花費48.5美元,墨西哥則是35美元。不過如果你只約人到家里面用有線電視看看電影喝喝茶,在北京你只花5元錢電影點播費就夠了。
這個有趣的調查是基于購買力平價理論,這是德意志銀行參考了1986年《經濟學人》推出的麥當勞巨無霸漢堡指數,即通過一個在全球都有銷售的、制作規格基本相同的貨品(巨無霸漢堡),來簡便地反映各地貨幣的實際購買力。這個指數的衡量常常是不夠全面的,但是直觀并且有趣。
北京舉辦奧運會的2008年,花12.5元就可以在麥當勞里買到一個巨無霸漢堡包。想知道現在巨無霸漢堡包在哪里賣得最貴嗎?還是瑞士,啃一個漢堡要花費7.54美元。
(界面實習記者李阿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