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傳統百貨求“新”求“變”突圍破困大有你追我趕之勢。由精品百貨轉型為家庭生活休閑廣場的東百廣場群升店尚未全館開業,大洋天地又打出向微mall轉變的口號。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電商的巨大沖擊和經濟環境不利的情況下,實體百貨的日子將愈發難過,一場大洗牌在所難免。
昨日上午,記者走進位于五一廣場旁的大洋天地,到處可見“全館整改清倉甩貨”字樣。在三樓和四樓,一些專柜已在圍擋施工,“重裝升級”“強勢入駐”的標語尤為顯眼。據悉,于2008年5月開業的大洋天地是大洋百貨在福州的第3家分店,當時定位為集購物、休閑和餐飲為一體的購物天地。“我們已經著手百貨調整一事,計劃增強消費者體驗感,打造市中心獨一無二‘新、特、食、美、Young’微mall。”大洋天地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證實了開業7年來的首次大調整。
據介紹,大洋天地下月將進入全面調整期,預計6月完工。調整后,整個百貨將匯聚嘉信國際奢侈品、百麗體系綜合層、有氧運動層、最大室內游樂層等。屆時,百貨占比將由現在的八九成減少到六七成,餐飲等特業類占比將增加到三四成。
大洋天地的求“新”求“變”,在福州百貨業界并非個例。2013年以來,福州百貨在轉型升級方面大刀闊斧改革的不在少數,包括東百元洪城、世貿百貨(世貿星天地)、東百群升店(東百廣場群升店)、王府井百貨等。其中,既有縮減服裝業態,增加餐飲、娛樂休閑業態占比量的,也有調整經營模式,將原有聯營制改為租賃制的,還有由精品百貨直接變身家庭生活休閑廣場的。據透露,目前幾家正在調整轉型的百貨都在抓緊進行相關工作,其中,王府井百貨新增餐飲計劃6月全部開業,東百廣場群升店也有望下半年全館開業。
近年來,國內百貨業在電商的巨大沖擊和經濟環境不利的情況下整體發展不佳,百貨關店潮也愈演愈烈。RET睿意德中國商業地產研究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去年以來,全國大型連鎖百貨已經關店和明確將要關店的數量已達到38家。“百貨業將迎來一場大洗牌。”在業內人士看來,在新興消費需求的錯位、電商沖擊等因素的影響下,這股關店潮還將繼續在傳統百貨業持續,調整、升級和轉型,無疑成為存活下來的必由之路。
記者采訪了解到,經過一系列求“新”求“變”措施,各百貨收到的成效不盡相同,有的風生水起,客流同比上升四五成,業績出現兩位數增長,有的依舊難見起色。
對此,福州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陳章旺認為,在福州大型商業網點明顯過剩、電商競爭壓力的背景下,實體百貨應避免同質化,構建自己的特色,要有與其他商城不一樣的品牌和文化,只有抓住消費者的新奇心理,才有可能聚集人氣,帶動消費。此外,百貨也可以考慮走O2O發展模式,以線上推廣來帶動線下體驗。
(福州日報 記者 王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