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貨業仍未能走出寒冬,即便是被視為百貨業銷售黃金期的“五一”假期,如今,其賺錢效應漸被弱化。昨日,記者從多家百貨商場了解到,旺丁不旺財,是這個“五一”的零售百貨寫照。雖然各大商業區和購物中心都客流如潮,但商家們對于進賬數字卻患得患失。據記者粗略統計,“五一”假期,廣百、廣州友誼、天河城百貨、摩登百貨、新光百貨、新大新、東山百貨、中華百貨、海印又一城等廣州九大百貨銷售4.521億元,同比下跌2.4%。
資本市場
國企百貨公司改革預期強烈
不過,有大型百貨公司相關人士向記者坦言,雖然商場依然人頭涌涌,選購轉季的服飾、電器,但是,總體的銷售已在前兩年走低的基礎上難以再大幅增長。
該人士進一步分析稱,受電商沖擊,夏令服飾、高檔禮品食品等繼續受到嚴峻考驗,五一銷售不同程度地下滑。此外,電器類高端產品仍受前期國家政策的消費透支影響,零售市場未見有峰回路轉的起色。
另有百貨公司負責人指出,這個“五一”天氣晴熱,金融市場和宏觀政策的預期向好,都是百貨業的利好因素。但是這個五一銷售并沒有突出表現,主要是由于市場購買力仍沒利好政策激發出來,加上隨著商業網點日漸增多,分流原有涌入城區的消費份額,各類跨境電商的搶閘出臺,都或多或少影響著五一的成績。
即便百貨業仍未走出寒冬,但是在資本市場,百貨板塊仍被看好。
“主要是國企改革帶來的預期。”不愿意具名的機構分析師告訴記者。
該分析師告訴記者,今年,國企改革和互聯網+的主題絕對是零售業投資的熱點。隨著國企改革的推進,商貿零售及地方國企的資本運作、并購重組將更頻繁,重慶百貨、廣百股份、王府井等國有百貨的改革重組預期則頗為強烈。該分析師還補充,由于百貨業屬于競爭性非公益類國企,其次受電商沖擊收益不斷下降,商業百貨的改革箭在弦上,加上業態簡單、市盈率低,可以注入的可能性較大,而且大部分的傳統百貨都是隸屬當地國資委,因此成為各地國資委優先考慮轉型或資產注入的標的。
轉型方式
百貨公司積極探索 四大模式轉型
模式一 被借道上市
廣州友誼去年12月9日發布公告稱,將通過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募資100億元,成為滬深兩市第一家地方金控平臺注入的上市公司。
模式二 兼并重組
4月28日,銀座股份發布改革預案,擬8.73元/股發行48133萬股。本次擬收購資產主營業務為商品零售業。重組方案公布之后,銀座股份已出現連續兩個漲停。
模式三 資產注入
4月初百聯股份公布的重組方案除了增發,還引入戰略伙伴。方案顯示,百聯股份轉讓聯華超市股份有限公司21.17%股份予永輝超市。
將以15.28元/股的價格向百聯集團有限公司等5名對象發行2.6億股,投向南京百聯奧特萊斯廣場等兩個項目并補充流動資金。
模式四 互聯網+
面對行業的諸多不利因素,2014年連鎖百強企業紛紛尋求O2O模式的發展方式。
廣百股份、廣州友誼、重慶百貨等也紛紛宣布積極探索發展跨境電商業務。
消費新動向
跨境商品直購吸引人
在廣州崗頂,“五一”假期這里最旺的地方要數摩登百貨的跨境電商體驗店。
記者發現,奶粉和紙尿布是最大的搶手貨。“價格比市場價便宜20%~30%,像孩子只有半歲的家庭,對這方面的需求很大。我們今天就是專門來看看商品,確認以后就可以直接通過網上購買了。”來自芳村的徐小姐開心地對記者說。
摩登百貨表示,三天銷售額超過35萬元。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成交單數不少,但由于購物金額500元以內才能享受行郵稅減免的福利,很多消費者都會控制在500元以內。摩登方面表示還將繼續加大進口食品的引進量。
南沙跨境商品直購體驗中心同樣吸引人,店內商品多次被掃光,如龍蝦等進口產品供應商不得不緊急補貨。由于五一期間該中心擔心人太多,要求消費者必須預約,每日最高的預約名額為3000個,每個名額可以帶三位親屬。相關負責人表示,有接近萬人前來購物。
股市賺錢出手買黃金
“五一”期間,廣百黃金大廈推出大促,廣百黃金首飾288元每克,并減免工費,使得不少市民相擁前來購買黃金首飾。熱銷品類當中,屬龍鳳手鐲、金對戒、項鏈、金條最為暢銷,使廣百黃金珠寶大廈銷售同比升幅超一成。
現場一選購金鏈的黃女士表示:“黃金屬于保值類商品,目前價位適合入手就當投資增值好了。”廣東黃金東風東路銷售負責人也告訴記者,最近不斷有熟客將股市賺取的部分資金拿出來購買黃金,主要開始考慮保值的因素,將家庭資產合理配置。
東山百貨的黃金也因為給力促銷,銷售有雙位數上升。
(廣州日報 林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