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樂E家居選在5月1日突然停業,已激怒其消費者與供應商。
5月5日,部分供應商、消費者在鄭州采取了過激的維權行為。據現場人士稱,這是持續多天無法與店方正常溝通所致結果。
事實上,這一號稱全國首家O2O模式的建材家居商城,是在上年9月開業。但今年春節后,有關其資金鏈吃緊的傳聞,一直游走坊間。
究竟是何原因令其發生突然性“休克”?
樂E家居資金鏈斷裂,選擇“冷暴力”停擺
樂E家居5.1突然停業,只為消費者留下了“閉門羹”。
5月4日,在鄭州市鳳臺路該店外,不時有消費者在該店門外拍打。但回答他們的,卻只有一紙“網絡升級、裝修改造”通告,而上面卻未留下任何聯系方式和重張開業時間。。
一家零售企業會選在5.1“閉店升級”?無疑會令消費者、供應商、同行業驚愕。
如現場一王姓消費者稱, 3.15期間,他在該店訂購了3000余元的家裝品,至今未有人上門送貨安裝。期間,他多次與店方交涉履行合同,卻遭到了反復推諉。直至當日上午,其在網上關注到“樂E家居關門”,才慌了神、匆匆而來。
爆發的憤怒同時來自鄭州的家居供應商。5月5日上午,在鄭州市主干道金水東路,某建材品牌代理商扯出了“白條幅”,宣稱“向樂易家居追討貨款”。截至記者發稿,已有5家家居品牌(編輯閱后刪除:馬可波羅、瓦薩琪、歐派、楚老師提供的材料商)的代理商告知本報,樂E家居存在長期拖欠貨款未結算。其中一水暖品牌商明確稱,與該商家協商欠款問題未果,已就此問題進入法律訴訟程序。另有一消息人士透露,該店運營至今,涉及開業的裝修公司、禮儀公司、廣告公司大量費用仍處于拖欠狀態。
被樂E家居“冷暴力”傷及的不僅是“外人”。記者注意到,早在4月中旬,該店員工的“討薪貼”就已出現在百度貼吧。另據守在該店門外的第三方安保人員透露,從5.1正式閉門至4日,每日來拍門的不僅是顧客,還有結伴而至的員工。
“樂E家居突發性‘休克’”,是消費者、供應商、員工三路信息所顯現的共性特征。顯然,店方難辭主觀故意的動機。
是什么因素導致樂E家居陷入如此落魄窘境?
據了解,河南樂易商聯商貿有限公司于2014年7月完成工商登記注冊,并于當年9月14日正式開業。4位法人分別是熊佳斌、裴汴梁、崔學富、段偉,段偉任執行董事。
有消息人士透露,投資該店之前,上述4人多為建材家居代理商,經營有陶瓷、衛浴、地板等類別商品。“因樂E家居投資虧損,其中一股東已割讓了某知名品牌的省代資格。”
5月4日,記者試圖與前述4股東取得聯系,僅一人接通電話,然后又改口“打錯了”。
5月5日,某供應商轉來一條署名為“樂E家居段偉”的短信,信中提及3個要點:其一,突然閉店實屬被迫,是為防止顧客情緒激化而打砸店面;其二,樂易的資產估算遠高于債務,資產變現后完全可覆蓋資金問題;其三,正在準備房產變現,用于支付貨款和消費者預收款。
顯然,如此信息實際出自段偉之手,那么資金鏈斷裂即是樂E家居突發性“休克”的根本原因。
同日,該公司負責運營一夏姓高管向記者稱,閉店是為了變更商業模式、更換一批供應商。該公司缺因資金問題導致暫時性停擺,但該店所在物業為投資人自持(約1萬平方米),不會拖欠消費者、員工、供應商的賬款。預計在5月22日,該店將重新開業。
O2O模式有錯?還是“大車”拖死“小馬”?
樂E家居能否本月如愿重張,仍是問號。
但至少,這家號稱全國首家O2O建材家居商城,聲稱“制造中國家居建材行業的商業革命”,與其當前境遇格格不入。更不幸地是,省內建材家居供應商如今提及O2O這一話題,頻頻嗤之以鼻。
樂E家居究竟做了什么?
記者觀察,該公司的起始點是2013年2月,推出了一家樂e家居網正式成立。并稱,該網是國內首家進入家具電子商務行業的B2C網站。而在2014年,該公司又發起了多場營銷造勢活動,宣稱打造“全國首家O2O建材家居商場”。
憑什么樂E家居自視發起行業革命?
“相比食品與家電,馬桶、花灑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標品。它的選擇性極具個性化,更需復雜的售后服務。所以,家居業不會被純電商顛覆,這為‘線下體驗、線上下單’的O2O模式打下了基礎。”樂E家居夏姓負責人表示,投資人涉及該項目,是希望搶在阿里、京東的家居業務板塊成熟前,率先探索出一條模式。
事實上,消費市場對此新型購物模式也是樂見的。如前文提及的王姓消費者稱,自美國家得寶由鄭州撤場后,消費者又被逼回批發市場“砍價”時代,這個行業充斥著假貨、價格不透明等種種弊端�!叭绮皇蔷W上購買建材安裝售后不便,否則不會選擇去實體店�!�
那么問題來了,4個投資人均出身家居業內,店方推出得O2O、一站式、價格透明、正品行貨等服務吻合市場訴求,看似一切都是完美的,卻又為何曇花一現?
“投資節奏失誤,‘小馬’被‘大車’拖死。”一樂E家居前管理層人士如此評價。其的分析是,段偉等4位投資人低估了啟動樂E家居的資金需求強度。比如,為轟市場人氣,該店開業之初操作了買建材送裝修,會耗掉大量資金補貼;比如,段偉將主力資金用于購置商業地產,導致后期運營資金吃緊。由此,不得不通過對供應商壓款,造成了“供應商斷貨——消費者受害”的惡性循環。
這與省內一些知名商企高管、電商投資人的看法近似。河南厚樸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創始人高爾博看來,樂E家居的電商平臺建設非常氣派,投資成本必然不菲。但截至4月末,其網站流量日均僅600個,這決定了投資回收周期難以預估。去年,國內電商的平均引流成本已漲至120元/個(相當于進店顧客的營銷成本),未來該平臺的運營成本仍就高居�!澳J經]有硬傷,關鍵就看投資人的實力撐下去�!�
而對于“供應商逆襲轉型零售業”,某知名百貨商高管并不看好。其稱,“術業有專攻。更何況,他們要駕馭一座萬平方米的專業化賣場與直采模式,這對其供應鏈、資金、運營體系都是極強的考驗�!�
如此分析,樂E家居的暫時性“休克”,絕非資金這一單純問題,而是該項目在立項之初即設計過于高大,并在實際運營中,與投資人的“非專業”操盤能力、自身實力嚴重錯位。
此事件的后續進展,本報將會予以持續關注。
(大河報 記者楊霄 李文波/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