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杭州商業綜合體的綻放元年,2013年顯然屬于大城西,西溪印象城、西田城和城西銀泰城一開就是三個;2014年則屬于大城北,萬達廣場、水晶城加中大銀泰城,一開也是三個;今年的戰場轉戰到了城東和城南,下沙的龍湖金沙天街9月開業,中山南路的利星1157定于11月迎客,而在接下去的兩年,大城西將迎來新一輪爆發期。
未來科技城板塊的海港城,去年一度停工后獲新生,北大資源集團進駐操盤,購物中心的開業時間也比之前推后了一年左右,即將于2016年年底開門迎客;銀泰則在城西再落一子,落戶于西湖區蔣村區塊這一富人區的西溪銀泰城地段不錯,難得還是五號線的地鐵上蓋綜合體,也已在緊鑼密鼓的啟動中,開業時間窗預計在2017年。兩個體量均在20萬方以上的大型商業綜合體即將相繼面市,大城西商圈的梯度格局也將告成形。
作為北大資源集團在杭州首個重點開發的大型商業綜合體項目,北大資源將以海港城為契機,把來自北大的優質教育、醫療、文化等資源一一落戶杭州,為杭州帶來濃郁的北大人文氣息。而作為銀泰在城西的又一力作,體量近30萬方的西溪銀泰城的一大優勢是,它是地鐵五號線浙大紫金港站的上蓋物業,其地下一層未來直接連通地鐵。
無論是從區位落地到項目定位,大城西目前已形成了一個有梯度的供應格局,從小體量社區型MALL到大型MALL綜合體都一應俱全。那么,海港城和西溪銀泰城之間的距離約為4公里,它們之間會否構成激烈的競爭?海港城意圖借力北大人文資源,這在杭州也屬首例,最終能否達到預期效果?西溪銀泰城是稀缺的地鐵上蓋綜合體,這一優勢又能給它帶來多大的客流和幫助?
姜震宇(資深業內人士)
競爭是必然的,也是殘酷的。西溪銀泰城的商業體量是20萬方,海港城只有9萬方左右,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這兩個項目的定位規劃有所不同,銀泰城會更高端業態會更全一些,輻射面也會更大一些。二者應該還是會以餐飲和休閑娛樂體驗為業態的重要組成,客戶對餐飲、休閑娛樂的商業需求也確實是就近消費。目前糟糕的交通會把一般需求死死地框在板塊內,而以后地鐵上蓋一定會是客源導入的重大管道。銀泰已經在杭州證明了自己,也一直在努力創新,城西的人口基數、消費能力是不容置疑的,所以西溪銀泰城的前景也是可以預見的。銀泰是那個銀泰,海港城卻不知道是哪個海港城。北大資源的教育、醫療、文化等資源是否能在海港城落地,以什么形式落地,會不會水土不服,目前還不得而知。
馬英樞(世邦魏理仕杭州董事總經理)
兩個項目的距離雖然不遠,但所屬區域的主要客流還是有區別的,尤其是海港城所在的未來科技城板塊,目前大型集中性商業還是蠻缺乏的。短期內,如果定位和招商得當,相信應該是各有千秋,為區域的商業配套的提升起到積極作用。北大資源的人文特點值得期待,希望能有確實落地并讓消費者喜歡的具體內容。而銀泰的地鐵上蓋優勢明顯,對項目的可達性確有幫助,加上銀泰的品牌優勢,項目先天條件不錯。兩個項目都有各自的特點,銀泰的實力貌似更強一些,而北大資源能否做好本土化工作,將人文資源落到實處,將是項目未來能否成功的一大因素。
高院生(中國指數研究院華東分院研究總監)
它們之間存在一定競爭,北大資源想要采取的獨特資源定位的差異化競爭策略,能否贏得市場認可有待檢驗,西溪銀泰城的競爭優勢更明顯一些,除了地鐵上蓋、西溪濕地等地利外,銀泰在杭州的品牌認知度和影響力也會助推人氣聚集和未來城西西溪新商圈的形成。銀泰作為杭城商業的標桿,與其精準的商業定位和業態布局密不可分,從以往每一座銀泰城店的開業前幾天人氣來看,西溪銀泰城的單日客流量預計會在10萬人次左右。
(來源:每日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