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情服務是商家經營的基本特點。不過,近日有讀者致電本報反映,部分商場、專賣店的導購員過于熱情,陪同寸步不離,介紹不厭其煩,“這種貼身服務的熱情讓一般人接受不了,也讓人不自在。”
導購熱情招架不住
“以前去買東西怕售貨員冷眼不理人,現在是害怕他們太熱情。”昨天,市民楊小姐致電本報稱,前幾天去一家日化專賣店里購物,進門不到五分鐘就被六七個美容導購形影不離跟隨推銷,不僅想買點什么沒了興致,還差點發生了不愉快。
楊小姐稱,當天本來想買一套面霜,在幾個牌子前看看,沒想到被另一個導購拉過去。她表示自己的膚質不適合,隔壁品牌的導購則湊上來熱情分析了一下楊小姐的膚質,還取出了試用裝幫她抹上試試。經過幾番“推薦”,小楊感覺很煩又難以拒絕,只能叫來店面經理才脫身。她表示:“當天心情不太好是有點火氣大,但導購說我皮膚不好得用什么什么還說個沒完,實在是很反感。”
八成顧客遭遇勸購
除了買化妝品,從牙膏等日常消費品,到手機、電視、冰柜等電器,不少賣場都存在銷售人員“勸購”現象。記者發現,部分生意較冷清的賣場甚至導購比顧客還多。進去一個顧客立馬就被導購團團圍住,擺脫了這個又來了那個,最終顧客往往也落荒而逃。
“被導購跟著推銷最煩,所以就不去數碼城買東西了。”記者昨日在街道口商圈詢問了20余位顧客,八成以上表示經常被商家銷售人員“勸購”。有顧客表示,導購一通“帥哥”“美女”的亂叫,有時不買也不好意思,想自己一個人安靜地在店里購物都成了奢望;有的顧客則表示,導購搭訕最難以忍受,就算不搭理也會被尾隨,想買什么也感覺被盯梢,尤其是化妝品導購員,“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想躲著她們走都辦不到。
有問再答更顯貼心
“希望商家能盡量無聲服務,有問題時耐心解答即可,其他額外的介紹和服務就可以省了。”采訪中,很多市民深有感觸地表達了看法。漢口張女士稱,本來購物也是一種放松和休閑,不幸遇上這樣的導購服務,難免讓人心理緊張,所以,后來很多東西就直接在網上買了。
對于顧客的煩惱,有業內人士解釋,很多賣場的導購并不是商家的自有員工,而是各大品牌廠家派駐在賣場內的工作人員,其收入與銷售業績直接掛鉤。賣場雖然不大,但各品牌都加派了導購員,銷售競爭自然激烈,大家都擔心自己不熱情推銷,就有可能錯失客戶。該人士建議商家,對顧客來說,貼心遠比貼身更重要。
(楚天都市報 謝玲 周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