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統計局廈門調查隊公布一季度廈門市社會消費品零售情況。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長11.4%,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0.7個百分點。而在眾多行業里,廈門電商是拉動市場的主力軍。一季度廈門市限額以上主要電商企業通過互聯網實現零售額22.37億元,拉動限額以上零售額增長7個百分點,貢獻率居各業態之首。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全市綜合零售業增長緩慢。27家上年度營業額超億的百貨商超,一季度有17家營業額出現不同程度下降,下降面達到63%。
實際上,廈門百貨業遭遇寒流并非在一夜之間。隨著各品牌紛紛啟動電商戰略,加速線上線下融合,昔日業態分明的商業競爭格局被悄然打破。廈門百貨業似乎走到了發展的十字路口。
傳統商鋪淪為“試衣間”
“卡賓專柜怎么不見了,我才幾天沒來�!苯�,市民葉小姐到東百購物中心購物,沒想到卡賓專柜早已撤走了,“運動器材店店員說,卡賓和另一品牌店在上個月底都撤走了。”
昨日,記者到東百購物中心采訪時發現,相較于一樓,三樓的柜臺擺放并不密集,人流量也更少。不少店員在聊天,有的店鋪甚至沒有店員。此外,還有兩家店面空置,顯示品牌更換中。隔壁店員告訴記者,其中一家是早教中心,已搬去蔡塘校區,“這里人比較少,可能生意不好就搬走了吧�!绷硪坏陠T告訴記者,去年樂扣專賣店撤走后,換成了游樂場地,加上早教中心在附近,人流量有略增一些。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相較于網絡購物平臺,實體零售進入門檻相對較高,店面租金和人員開支等環節的成本較多。在網絡購物低價格和便利性的沖擊下,不少實體商鋪已淪為網購的“試衣間”,成為不少傳統百貨從業者心頭之痛。
遭遇電商迅猛發展沖擊
日前,國家統計局廈門調查隊公布了一季度廈門市社會消費品零售情況。數據恰好印證了零售行業遭遇的寒冬。
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8.12億元,增長11.4%,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0.7個百分點,低于省內福州市、龍巖市和莆田市。其中,全市限額以上企業實現零售額184.3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9%,占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74.3%。
在眾多行業里,廈門電商是拉動市場的主力軍。一季度廈門互聯網商品銷售成倍增長,全市限額以上主要電商企業通過互聯網實現零售額22.37億元,占限額以上零售額的12.1%,所占比重比去年同期提升5.9個百分點,增長1.1倍,拉動限額以上零售額增長7個百分點,貢獻率居各業態之首。
與之對比,受集團消費下滑和網絡消費分流因素影響,全市綜合零售業增長緩慢。一季度,全市限額以上綜合零售業實現零售額30.5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4%,增幅低于全市平均水平3個百分點。其中百貨零售業實現零售額15.32億元,超級市場實現零售額15.22億元。27家上年度營業額超億的百貨商超,一季度有17家營業額出現不同程度下降,下降面達到63%。
提升服務質量招攬客戶
為應對日益嚴峻的市場現狀,廈門的傳統零售業在考慮轉型,更多地通過特色經營、提升服務來為品牌增值,建立增流擴銷基礎。
5月初,麥德龍就開始了為期兩個月的升級改造。據其工作人員介紹,麥德龍升級后會增加體驗的比重,“入口處會開辟出特色區域,有咖啡等飲料供應,還能讓消費者辦公。另外,還有大廚現場教烹飪,主婦們可以買完菜就學習如何烹飪。”此外,該人士表示,商超貨架設置上,也會進行相應調整,“會換成矮的貨架,方便消費者拿到貨物。我們還計劃建自己的貨倉,方便儲貨�!�努力提升服務體驗的商家并不止麥德龍一家。天虹呂厝店近日就在果蔬區域增加了榨果汁服務。天虹呂厝店企劃部潘經理告訴記者,天虹在升級的過程中,會增加更多體驗服務,讓消費者真正能在超市里玩起來。
創新才是破解困局關鍵
“實體店都在進行升級嘗試,目的是希望能給客戶帶來不同的體驗感,在挽留客流的基礎上創造更多的盈利。”業內人士表示,線下的體驗是線上電商所代替不了的,實體銷售業通過增強這部分的內容來帶動銷售不失為一種可行的辦法。
但同時,該人士也表示,體驗最終要轉化為真正的消費才是有用的,“每個人對于體驗的感受不一樣,怎么設計出符合大眾口味的‘體驗感’雖然重要,但關鍵還在于關注商品本身的品質。所有的體驗營銷都是錦上添花,本質還是商品。要應對這一波寒流,惟有創新才能破解轉型之困”。
(海西晨報記者沈楠楠林愛玲 通訊員林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