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一審判決下來,廣州友誼遭遇敗訴,要求支付其3000多萬元的違約等各種費用。一接近事件的圈內人士透露,由于目前雙方對于法院要求的賠償費用都不滿意,尚未有最新進展,仍處于繼續上訴中。
擴張壓力 多個店虧損撤場
在電商、需求放緩的影響下,國內多個大型百貨零售業上市房企紛紛搭臺互聯網、金融等謀求轉型。
作為廣州市國資委旗下重點百貨零售業的上市公司廣州友誼最近有點煩,在擬轉型收購過程中,一宗因虧損提前離場的官非糾紛仍未解決。
16日,廣州友誼正式公告顯示,公司與盈投置業簽訂租賃協議,承租旗下位于廣東佛山市區一商業房產作為佛山商店的經營場地。但由于運營遲遲未達到預期,已于2014 年 12 月佛山商店停止。房東因公司提前離場提起訴訟,要求支付4579萬元的違約金等費用。目前佛山禪城區法院一審判決下來,廣州友誼敗訴。
一接近事件的佛山地產圈人士透露,由于目前雙方對于法院要求的賠償費用都不滿意,仍處于繼續上訴中,目前也沒有最新的進展。
注意到,今年,3月份盈投置業向法院提起訴訟,稱其因提前離場需支付違約金及賠償金共計 4461.44 元;同時,向其佛山國際商業中心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支付違反物業管理協議的違約金 1,183,170.30 元。
5月佛山市禪城區人民法院作出民事判決,要求廣州友誼向盈投置業支付違約金 2858.56萬元,支付觀光電梯賠償金36萬元,同時駁回盈投置業其他訴訟請求;
此外,還要求廣州友誼向物業公司支付違約金1183170.30 元。雙方提出上述,但尚未開庭審理。
事實上,佛山店遭遇虧損撤離已不是廣州友誼第一次兵敗,早在2005年時間,廣州友誼在廣東中山投資的百貨公司,在開業一年多時間后就撤離,虧損額達千萬。此次佛山的店也開業約3年時間。
踩盤注意到,近年來,因廣佛同城化的概念刺激,佛山房地產市場水漲船高,萬科、萬達、綠地、中海、保利以及新加坡豐樹集團等各路資本扎堆佛山市場,尤其大型商超、購物中心聚集。
公開信息顯示,截至2014年底,佛山市場上商業地產總體量更超800萬平方米。而在未來五年,預計至少還有超400萬平方米商業體量的商業項目投入市場。實地踩盤注意到,以佛山季華路附近為例,就有綠地廣場、東建世紀廣場等,很多購物中心不足200米距離。廣東省商業地產投資協會會長黃文杰坦言,佛山市場商業競爭激烈,同質化嚴重,供應呈現爆發式增長,很多商場面臨招商困難。離場在所難免,未來需要差異化路線。
金融收購仍在審核 打包成立子公司
事實上,在諸多資本扎進佛山商業市場同時亦有很多商場遭遇虧損離場。去年年中,作為新光百貨首個廣州以外地區擴展的第一家分店佛山店已結業,更早些時候摩登百貨、優越百貨等相繼撤出。
在戴德梁行華中區研究部主管林珂看來,目前整個零售業市場上,面臨電商沖擊、經濟與消費增速放緩與競爭壓力加劇,很多百貨、購物中心都在加大商場升級改造和向電商擴張的轉型。
最近廣州友誼今年第一季度業績顯示,2015年第一季度廣州友誼營業收入7.57億元,同比下滑17.6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6428.49萬元,同比下滑14.71%。而其近三年的盈利也在持續10%左右的下滑。此次遭遇離場索賠的佛山店更是近三年虧損,涉及金額高達4100多萬元。
廣州友誼也曾公開透露,近年來,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多變,經濟增速放緩,傳統百貨零售行業的需求增長放緩,百貨業務的市場競爭加劇。公司面臨加快轉型的壓力。
事實上,在國改大勢下,去年廣州友誼就擬非公開發行股票100億,購買越秀金控100%股權,成為廣州國資委改革重點企業。交易完成后廣州友誼從單純的百貨零售業上市公司轉型成為以百貨業務和金融業務為主營業務的控股型公司。
目前,此項交易仍在等待中國證監會的審批中,尚未看到金融以及百貨之間進一步業務整合。廣州友誼方面透露,收購完成后,百貨方面原有的全部資產和負債將注入新成立的百貨子公司,由原有團隊管理,并加大投入。然而德勤華南區國企改革相關負責人向坦言,廣州國企改革加大重組整合力度,尤其關聯度高的行業,但改革不是一蹴而就,對于轉型企業未來到底產生怎樣影響還有待觀察。
(網易財經 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