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食品雜貨零售業呈現五個趨勢:
一、本地化的貨架圖和商品配置越來越明顯
美國是一個多種族聚居的國度,不同地域的人口和種族結構有很大的區別。因此在不同區域根據人口種族特征,對門店商品進行不同的配置越來越受到零售商的重視。除了選品之外,不同區域在商品價格、促銷方式上也有所不同。以沃爾瑪為例,該公司將自己的商品拆分成幾百個單元,根據不同的區域進行個性化的配置。
二、全渠道普遍被食品雜貨零售企業所重視
根據RSI提供的數據,2014年1600多家涉足網上銷售的食品雜貨的企業,在線上銷售了約80億美元,大概占全美該品類銷售額的2%。對于這些涉足線上銷售的企業而言,他們通過電商吸收了新的顧客群體,并且通過新的技術手段能做到針對個人的商品促銷方案。但是這些企業面臨的挑戰同樣明顯:比如不能找到合適的盈利模式、面臨渠道和產品被蠶食的風險,以及在庫存管理上面臨挑戰。
三、傳統促銷手段全面下降
更多銷售渠道的出現使得食品雜貨品類企業的價格競爭更加激烈。由于消費者有更多低價選擇,因此,盡管價格促銷仍然是吸引客流到店的主要手段,但效果已大不如前。除了上述提及的渠道增加的因素之外,在供應鏈環節對于促銷商品不準確的銷售預測導致的缺貨、門店每周大量的手工表單制作也降低了促銷的效果。
四、食品雜貨類企業探討為顧客提供個性化服務
為強化企業競爭力,不少食品雜貨類企業對會員開始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和購物體驗。Safeway為自己會員定期采買的單品提供優惠券;亞馬遜為顧客提供一對一的商品推介服務;阿霍德在會員中積極推行線上購買線下自提的方式,并拉大會員價和非會員價之間的差距,讓消費者成為會員,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必須指出的是,消費者也越來越樂意接受這種個性化的促銷和溝通方式。當處理信息和收集信息的成本大幅下降時,利用大數據來分析和洞察顧客,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服務,開始普遍被零售企業所接受。
五、傳統銷售渠道緩慢發生變化
預計從2012年到2017年,超市業態在食品雜貨類銷售的占比將從2012年的39.8%下降到2017年的36.5%,而便利店、倉儲會員店、藥店和一元店在食品雜貨類的銷售占比將緩慢提升。傳統超市要保持市場份額,必須在發展更小的業態、自有品牌,開發新品類挖掘本地顧客忠誠度等方面下功夫。美國食品雜貨行業的其他趨勢還包括:不同的業態之間融合,界線變得更小;供應鏈的整合比較集中,企業進行全球化采購;電商和自有品牌處于提升狀態。
2美國食品雜貨企業全渠道發展情況
一、消費者采用更多渠道,零售商積極應對
IGD的數據表明:2014年,在食品雜貨的銷售方面,58%消費者采用4個以上渠道購物,而預計2015年有72%的消費者采用4個以上的渠道消費。消費者平均采用的購物渠道從2014年的人均3.9個,增加到2016-2017年的人均4.9個。在發達國家,新渠道帶來的銷售增長非常明顯。便利店、折扣店、線上購物是三個主要增長點,而傳統渠道如小型超市、標準超市、大賣場的市場份額相對下降�?傮w而言,美國零售商比供應商更重視多渠道,70%的零售商表示多渠道將是企業的長期戰略,而供應商則只有45%。企業中銷售額在50億美元以上的企業對全渠道普遍比較重視。參與調查的企業中,一半的零售商由獨立部門進行全渠道工作�?傮w而言零售商是投資角度看待全渠道,而供應商是看能帶來多少回報的角度。
二、傳統企業和純電商企業發展線上業務各有優勢
盡管受到很多挑戰,超市運營商還是被全渠道業務的快速增長所吸引。美國的傳統零售企業也在不停摸索如何發展電商業務。目前美國線上食品雜貨類銷售的前三名企業分別是沃爾瑪、阿霍德和SAFEWAY,推動線上快速發展的因素來自便利、技術和規模效應的體現。傳統零售企業逐步意識到,企業的持續增長也有賴于為消費者提供便利和持續創新。和中國不同的是,美國在食品雜貨類的電商沒有一家獨大的現象,而且目前都處于培育期,處于虧損且競爭激烈的狀態。比如亞馬遜推出79美元一年免費送,沃爾瑪則推出50美元全年免費配送的計劃,亞馬遜推生鮮送達,沃爾瑪則推動每個門店都可以配送商品。
三、新技術、新模式助力電商發展
另外,新技術的涌現使得亞馬遜、Instacart和Uber這樣的公司在美國的大城市可以實現一小時送貨到門,而這些正填補了傳統線上企業服務上的空白。Whole foods 和Instacart合作,每周能實現銷售150萬美元。考慮到部分消費者時間有限,缺乏購物的時間,新型電商可以幫助消費者在門店購買商品。具體方式為消費者在網上下單,Instacart幫助其去商品采買,加3%的服務費。Uber在美國也已經開展類似的業務。Kroger’s通過收購Harris Teeter,Safeway通過與Albertsons’合并,使得自身具備規模優勢和線上銷售等方面的專業能力�?梢灶A期,阿霍德的生鮮直投,亞馬遜的生鮮業務以及Fresh Direct等將持續擴張,并在大城市占據主導地位。
沃爾瑪近年在線上銷售和大數據方面的投入也非常巨大,并一直在測試門店自提和送貨到門兩種模式。預計到2017年,沃爾瑪線上銷售的食品雜貨類商品將占總銷售額的6%。亞馬遜也開始強化送貨到門服務。亞馬遜生鮮業務已經開始走出西雅圖,在洛杉磯開展業務;同時,亞馬遜從舊金山開始,陸續在20個城市(包括境外)建設自己的食品雜貨類產品的配送中心;亞馬遜在研發更經濟的配送模式,這種模式可以同時配送食品和非食品類商品。
四、谷歌開始進入電商領域
此次在美國考察,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發現谷歌也在積極進軍電商領域。為提升手機消費者使用谷歌產品的頻率,并獲得更多的平臺用戶,谷歌從2014年8月開始推出shopping express,谷歌在后臺和實體零售店對接,消費者通過谷歌的頁面購買商品。谷歌可以幫助沒有時間購物的消費者就近選則零售商,幫助其到店購買產品并配送到家,谷歌為此也推出使用前6個月配送免費的、采用谷歌電商購物獲得10元優惠的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目前在舊金山灣區,谷歌可以做到接到消費者訂單兩個小時后,將商品送貨到顧客家里。
這讓作者想到了前段時間網上的一張照片,教皇十年前的講話臺下聽眾整齊坐在一起傾聽,而十年后的今天臺下80%的聽眾拿起了手機在進行拍照并上傳到社交網站。在消費者使用習慣和購物行為發生巨變的今天,即便是谷歌這樣的巨頭,也不愿意隨著時間的推移被消費者遠離,他們也希望通過電商等一些新的手段避免讓自己變成可有可無的選擇。
據谷歌電商部門的高管介紹,作為企業的戰略業務,電商板塊短期沒有盈利目標,最核心的目的就是保持客戶對公司的黏度。而谷歌也利用自身強大的技術和搜索能力,通過采集客戶的需求,迅速找到附近商圈的商家,提供客戶需要的商品,并統一配送給客戶。
谷歌具體做法如下:谷歌通過客戶的注冊信息,以及通過谷歌購物所記錄的家庭地址,幫助顧客智能化選擇周邊商圈的產品,顧客在網上預訂后,谷歌代為購買并配送至顧客指定的地址。谷歌為方便顧客,不讓最初在網上生成的訂單成為最終的合約,如果出現門店商品缺貨,可以給客戶辦理取消訂單。在谷歌電商購物,退換貨也非常簡單,如果消費者不滿意,一定金額以內的商品或者一些回收不能再次銷售商品,谷歌會直接退款給客戶。
對于谷歌來說,其利潤主要來源于客戶支付物流費用和代購買的零售商支付的一定購物額度的返點。其零售業務目前的配送是和第三方物流合作,谷歌自己的優勢在于自動搜索周邊商圈,并為顧客提供服務的高效響應。據谷歌電商負責人介紹,開始實施電商業務時,線下的零售商參與并不積極,但是隨著運行的成熟,越來越多零售商開始成為合作伙伴加入購物網點。目前谷歌的電商部門服務美國5個州。谷歌很清楚,其線上零售部門的核心是通過給客戶好的購物體驗,為公司帶來價值。谷歌認為未來企業的價值在于充分連接人,并與更多人進行更有寬度和深度的互動。
(來源: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旗下《連鎖》期刊 作者彭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