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國際房地產咨詢顧問公司高緯環球發布了2015年第二季度成都零售物業市場報告。報告顯示,進入2015年以來,成都零售市場活躍度低于去年同期。前5個月,成都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77億元,同比增長10.3%,增速低于去年同期2.6個百分點。其中零售業實現零售總額1632億元,同比增長10.8%,增速較去年同期低2.7個百分點;餐飲實現零售總額人民幣202億元,同比增長7.8%,增速較去年同期低2.2個百分點。在此背景下,成都非核心商圈零售項目調整力度加大,購物中心“去百貨化”趨勢明顯。
成都百貨業正在轉型
經過5個月的試營業,位于春熙路核心商圈的遠洋太古里在今年4月份宣布正式開業,為市場帶來10.6萬平方米零售商業面積,同時也極大升級了春熙路商圈的零售商業檔次。遠洋太古里以仿古街區與古寺文脈交融的創新設計、充滿新意的業態和品牌布局實現與IFS的差異化定位,項目匯集了眾多國際一線奢侈品牌。高緯環球研究和顧問部助理董事譚娟認為:“春熙路商圈IFS和遠洋太古里這兩個高端項目或將憑借優越的區域位置和強大的品牌組合從而壟斷成都奢侈品市場,并對其他高端項目造成一定的沖擊。”
本季度,成都高新區大源商圈的世豪廣場正在對品牌和業態進行大規模調整改造,以期與其主力店伊藤洋華堂實現差異化運營;建設路商圈的339歡樂頌也已開始著手調整購物中心;而尚未開業的成都東站龍之夢鵬瑞利新城將之前規劃中的購物中心改建為保健醫療中心。
天虹百貨萊蒙置地廣場店于2015年6月25日停止營業,天虹百貨退出后,原址將被打造為社區商業中心;而尚泰百貨成都萬象城店也將于2015年8月31日停止營業,之后萬象城將不會再引進百貨店,而是利用該區域打造出一個更具活力和體驗性的復合業態。短時間內,兩家百貨門店的停業折射出成都百貨業的經營困境。
“轉型潮”還將延續
2015年下半年將有63萬平方米的優質零售物業集中投放市場,其中超過80%的新增供應面積分布于非核心商圈,因此非核心商圈零售項目或將持續面臨較大的招商壓力。值得關注的是,位于紅牌樓雙楠商圈的中糧大悅城和龍湖金楠天街預計將于今年年底開業,為該商圈新增加超過25萬平方米的零售商業面積。其中大悅城定位為“年輕、時尚、潮流、品位”的“體驗式商業”;而龍湖金楠天街則定位為區域精品購物中心。大悅城和金楠天街的開業將極大地提升紅牌樓-雙楠商圈的零售商業氛圍。
隨著成都主城區零售項目過剩壓力的增加,開發商逐漸將目光轉移到居住氛圍相對成熟、消費潛力較大的市郊區域,本季度萬達集團宣布將于雙流縣、新津縣、新都區等地建設包括購物中心在內的大型城市綜合體。萬達進駐上述區域除了會提升區域零售發展水平之外,也將改變相關區域零售格局。
據高緯環球統計,2014年開業的九家購物中心,僅兩家擁有百貨主力店,而2015年已經開業和即將開業的共8家購物中心,僅一家擁有百貨店。高緯環球成都分公司總經理王藝評價道:“零售業"去百貨化"的趨勢日趨明顯,而如何調整改善經營模式,實現品牌多元化、業態多樣化,并結合自身的客群優勢及地理優勢,實現成功轉型,是百貨業急需解決的問題。”
(金融投資報 記者 楊成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