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元歡樂城芝麻街鳥瞰圖
華元歡樂城芝麻街區位圖
杭州的商業綜合體有多少?在各個板塊,以“城”、“廣場”和“中心”等為名的綜合體項目層出不窮。多的地方一望二三里,商業四五家。
但無論是“廣場”還是“中心”,不可否認,杭州的商業綜合體已經出現局部過剩。過去的一年,娃歐轉型、中都關門、尚泰撤離,即使在人流量多的市中心,要沒些吸引眼球的賣點,綜合體也無法征服消費者挑剔的眼光。商業綜合體要吸引消費者,必須有自己的特色和亮點。
商業綜合體已經局部過剩
消費者卻并不滿意
2008年,杭州曾提出建設100個城市綜合體的概念,因此也開啟了隨后的商業項目出讓狂潮。
今年初,浙江省商業地產專家顧問團公布了他們的研究數據:按照2014年全省商業項目平均每月售出1000余套的速度,即使不再增多,目前浙江15萬套以上的商業庫存就要消化足足12年之久。
曾經,在商家眼中,綜合體前景一片光明,而在消費者眼里,商業體自然是多多益善,只要能滿足自己的消費需求。于是,萬達、集盒、中大銀泰等商業體在去年相繼開出。
去年底開業的萬達廣場規模宏大,但記者通過幾次采訪發現,除了雙休日的餐飲業,其他諸如服飾百貨店鋪大多數時候冷冷清清,不少店里除了員工就沒有其他人了。
新的綜合體生意不如人意,老的也一樣冷清。北城天地、運河上街,雖然相比萬達廣場更靠近市中心,但刨去夏天納涼避暑的市民,真正的消費者少之又少。一位曾供職于某服裝店的店員透露,一天下來一件衣服也沒賣出的情況也有過。“大同小異、沒有亮點、消費需求不對稱。”不少店鋪負責人在總結門可羅雀的原因時,將問題歸結到了這幾個方面。
瘋狂而無規律的建設,可以說是資源的浪費。去年6月16日,杭州市發改委明確提出,杭州的商業綜合體開發要回歸理性,優化布局,對局部過度飽和區域進行嚴格控制。
但在商業綜合體整體過剩的同時,卻有不少消費者表示,現有的商業綜合體并不能完全滿足他們的需求。很多綜合體千篇一律,在外界看來,就像一條街上開了十家肯德基。生意不好不是這個區域的人不愛吃肯德基,而是天天吃一樣的東西,每家店里的東西都一樣,消費者自然想著換點口味。
傳統的千篇一律的商業綜合體模式愈走愈窄,杭州的幾家老牌商業綜合體,國大、百大和銀泰西湖店都于去年年中集體閉館整修,紛紛踏上了轉型之路。多位資深業內人士認為,在大環境趨勢下,傳統百貨必須通過各種方式謀尋出路,力爭變革。百貨零售“類購物中心化”成為了一條轉型道路。
童玩主題
成為商業體轉型“大殺器”
去年中旬開業的天虹購物中心,開業之初宣傳有兩大賣點:童玩主題和精品超市。一年下來,精品超市因為不符合這一帶消費者的消費傾向,逐漸失去了人氣。此外,其進行百貨銷售的A座,經營業績也不理想。很多人擔心,天虹購物中心會不會就此步上娃歐、中都的后塵?
殊不知,它還留了一招“撒手锏”。正是這招,不但讓天虹在百貨運營不佳的情況下,力保城池不失,還讓它尋覓到一條新的發展道路。
在當初設計時,天虹在B座一樓中庭的黃金位置設置了童子軍樂園的拓展地,同時將三樓設計為兒童游樂的集中區域,包含帶沙坑的愛樂游兒童樂園、音之舞等。憑借著兒童業態在區域中的稀缺性,天虹購物中心的童玩業態不但做活了,更做火了。
嘗到甜頭的天虹,目前正在把童玩業態全面升級,面積將從原先的1萬平方米擴張到1.5萬平方米。“剛開業時我們的日均客流量是1萬多人次,現在已經穩定為工作日2.5萬人次、周末3.5萬人次。”天虹企劃戚奇佳說道,“可以說,這個童玩中心功不可沒。”
目前天虹B座已經調整完畢,而將于十月前后完成全部調整的天虹A座,則在三樓引進了兒童游樂設施品類豐富的“孩子王”,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
商業綜合體中引入親子業態并不是首創,如萬象城和城西銀泰城的真冰溜冰場、西溪印象城的木馬王國、悠游堂和兒童水族館等,每逢節假日都成為家長和小朋友們集聚的天地。不過,以前這些業態都只是綜合體聚集人氣的附加工具,并非綜合體的主題業態。
如今,綜合體在尋求轉型時,親子業態正異軍突起,其強大的人流集聚力正受到熱捧。據統計,國內0至14歲兒童占總人口的18.6%,兒童玩具消費額從2012年的5%提升至2013年8%,兒童產業將進入黃金時代。天虹此舉可以說是為許多不溫不火的商業綜合體指出了一條可行的“明路”。
在杭州綜合體市場,親子業態正由零星點綴發展成為主打元素之一,而完全以親子為主題的商業體也將亮相杭州市場。歡樂城·芝麻街作為中國首家全情景式兒童體驗MALL,商業面積30萬平方米。目前規劃了“飛天SNOOPY、HELLO KITTY時尚大道、賽伯坦星球、奇幻水世界和艾蒙的世界”等5大主題游樂中心,集主題親子酒店、兒童社會體驗、兒童主題游樂、兒童零售、教育、醫療等元素,通過發展全方位、多元化的兒童體驗式消費全面提升人氣,構筑商業地產兒童產業鏈新平臺。
(來源:錢江晚報 記者 王佳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