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馬王億元豪賭中,馬云堅稱電商一定能“基本取代你們(傳統商業)”。冷靜下來思考,稍有零售專業背景和商業大局觀的人都明白線上的銷售將取代線下銷售達50%是非常艱難的�?纯椿ヂ摼W發達和成熟的國家,盡管這些年線上銷售的增長也很快,但占零售總額比例也就百分之十幾而已。所以,實體店可以完勝純電商這個觀點的提出,我們一點都不質疑。
實體店將被電商取代是個偽命題
每種命題都有其背景因素,這個觀點來源于有人對德國當前仍保持著以實體店為主的商業模式的觀察。作為全世界最大的制造業為主的實體經濟國家,德國與中國的最大區別在于資源配置形式的不同。
不能說德國的實體為主,電商為輔的模式一定比目前國內要好,但確實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舉一個交通的例子:像滴滴打車這種在中國紅了半邊天的軟件,為何在德國卻沒有大的市場?
德國的汽車已經非常普及,在城市交通問題也非常嚴重。西門子針對這一問題,開發了雷達停車位系統,可用來解決這樣的擁堵。今年四月起,西門子公司將在德國柏林,對40個停車位搜索雷達傳感器進行測試。這些傳感器被裝置在柏林街頭的路燈上,每一個探測器能掃描30米范圍的路面狀況。掃描數據將通過智能手機APP傳輸給用戶,通知用戶哪里有符合他們車輛尺寸的潛在空位,然后導航儀自動將用戶的目的地到達區域指向附近的這個空位。
這種精細的互聯網優化技術是服務于工業基礎之上的,與中國廣撒網式的配置方式不同,德國是以行業為主體,按需分配資源配置的形式,政府方面并沒有插手過多,市場調節占絕大多數,將資源分配方式優化。
因此,滴滴打車難以在德國生根是因為所有的出租車公司都有自己的APP和預訂電話,而且車輛配置合理。對比德國再看國內,為何會有這么多電商能夠風起云涌,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社會資源沒有進行有效的分配。
如果道路暢通無阻,空氣清新自然,實體店價格公道合理,相信很少有人會宅在家里猛戳手機來間接享受生活帶給我們的樂趣。
好的實體店永遠不會被電商淘汰
首先,帶大家體驗幾家實體店:
一、宜家
秉承著“為大多數人創造更加美好的日常生活”的理念,宜家公司自從1943年開始到現在一直是一種家居市場的存在,它是一種定位不同消費階層的“家庭產品矩陣”。自進駐中國以來,它就一直成為城市中各類人群的“居家選購寶地”,隔三差五、閑暇時光,人們就走進宜家,吃吃逛逛看看。
二、迪卡儂
在電商橫行霸道的年代,一意孤行執行著全產業鏈條的迪卡儂無疑是個另類。但迪卡儂卻成功地創造了令眾多企業不可企及的大者通吃的神話。
全線的產品覆蓋,只要是您在體育方面的想買的商品,迪卡儂應有盡有。在定價與實用性方面也極大的滿足了用戶。最后一點,重要的體驗感更是能讓消費者無法做出舍棄迪卡儂的選擇。
4000平方米的標配給您帶來了自在的感覺,在迪卡儂您可以任意體驗某項運動或產品,如魚得水,沒人緊隨著你不斷給你介紹產品,導購只有你招呼時才會出現,試一大堆衣服一件不買也沒人給你臉色。吸引顧客到門店的同時,迪卡儂并沒有放棄電商。
三、潘家園
潘家園舊貨市場是中國人氣最旺的古舊物品市場,影響力巨大。市場坐店商鋪全年365天開市,地攤每周末開市,周末開市日客流量達六、七萬人,其中外賓近萬人。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不同階層、不同信仰的游客在這里交融。
古玩帶給人們的是歲月的印記,時光的見證,很多人陶醉其中,也只有在身臨其境的體驗古董的過程中,那些曾經存在過的人或事才能慢慢浮現,釋放出歷史獨特的魅力。當然,說“潘家園”時,也是說的北京的“古玩城”。
四、奢侈品店
毋庸置疑,某些消費是必須非常注重體驗感的,也就是說奢侈品必須是在實體店的豪華的氛圍下才能顯示出其應有的價值。如果在網上買這些奢侈品,不免會覺得異常尷尬。
只要有良好的地段、優越的體驗、專業精細的管理,鮮活、生動的實體店魅力非電商可比。想必大家有過一些大型商城購物的經歷,常常會是摩肩接踵的人群、地下空無一席的停車場、幾乎家家爆滿的餐廳無不在向我們展示實體店的魅力。大眾在產生購買欲望的前提是要有良好的體驗感。而良好的體驗感正是來自實體店。
我們來總結下實體店到底有哪些優勢,這正是純電商將無法超越的!
第一:多元的服務。目前很多商圈都是多元化的,即在提供零售服務之外,娛樂、餐飲、休閑、文化、藝術等其他服務也融入其中。組合模式的一站式服務體驗感至上,多種業態組合為消費者提供全方位的便利與時尚。
第二:人性的設計。很多商業物業建筑設計、業態布局等等已經開始考慮人性化因素,比如在愛琴海購物中心內設置輪椅通道,在廁所的衛生間設置嬰幼兒專用座椅,扶梯位置的設置等等這些考慮都是很人性化的。
第三:主題化的理念。這便是出于對物質層面之上的精神層面的考慮。為了與其他商業中心區別,越來越多的商業中心采取主題化的方式來強調自我的定位和特色。定位的消費群體不同,其所選擇的主題也有區別。比如大悅城主要定位人群是青年群體,其主題也就潮流時尚;百盛太陽宮的定位人群是中年群體,其主題是優雅大方系列。
第四:精明的導購。不同于電商的自助式的購物,實體店的導購會根據您的品味幫您推薦最適合您的款。一個有參考價值的意見,一次讓您滿意的購物,難道不會讓您心動嗎?
第五:�?康臎Q定。很多時候在網上購物猶如賭博: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因為消費者在購買之前并沒有親自體驗,只是對圖片上的二維感官良好就做出購買決定,但郵到家后往往會與想象有差距,這一點正是純電商的短板。而實體店不一樣,在消費者購買之前一定會親自體驗來做出最好的決定,實體店能提供給消費者這種�?康臎Q定的條件,純電商不能滿足。
完勝純電商還需實體店的進化
在為用戶提供細致服務的實體店面前,電商原有的優勢將會大打折扣。實體店商借鑒電商的優點對服務項目做進一步延伸和改良,將會是商業模式一個必然的方向。隨著電商市場的完全競爭化,電商獲取用戶量會變得越來越難,高成本的電商模式正面臨嚴峻的市場考驗。與此同時,正是線下實體店發展壯大的好時機。
如若不與互聯網融合,實體店的優勢或許只是暫時的�?萍歼M步是實體店發展的主線,帶有互聯網以及如手機app提供的人性化或是功能強大觸控屏將不斷成為實體店內的標配。單純的電商和實體店都有其優缺點,實體店只有將“線上線下融合起來”,才能擁有真正的競爭力。既具備實體店的優勢,又能滿足人們對移動互聯網便利與趣味性的需求,同時有很強的互動與體驗性。這是讓客戶群回歸實體店的制勝之道。
我們的市場永遠是最明智的,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實體店們終究會順應著互聯網的大潮,擴展線上的領域,向最好的方向進行優化,完勝純電商已然是事實。
完勝電商的將是一種新人類,他們有更兇悍的理想,無論他現在是誰。
�。ㄗ髡撸簩O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