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向O2O吐槽,最近看到這幾個字,看到“互聯網+”什么的都要反胃了,叫囂了半天,沒有什么代表性的體驗好的案例(我說的是傳統零售行業)。
碰巧今天朋友給我看了一篇雕爺的《O2O是不是偽命題?》一文(閱讀原文可看),也確實感覺有共鳴,全行業況且都有偽命題之嫌,更何況難以自拔的傳統零售業,在沒有實現單品管理前,不如好好把內功先練好。在此之前,多做實際活動,少玩概念。買個團購券到店購物這種好無聊的,店內到處都是二維碼進行掃碼購物也是視覺污染。品牌需要沉淀,跟著互聯網的風,豬不一定飛得起來。
而今天經歷參與的嬌韻詩“美麗種籽”活動,讓我對這類傳統的活動形式印象深刻,與大家分享。(整個參與過程中沒有出現二維碼哦~)
嬌韻詩在梅龍鎮伊勢丹門口設了這樣一個飲料自助購買機,一開始倒是沒怎么引起我和partner的注意,直到導購姑娘迎上來問“愿不愿意參與一份公益小活動”,那覺悟這么高的我們當然無法抗拒。
流程很簡單:花5塊錢買一瓶水,即能獲取品牌產品試用裝以及種籽一袋,5塊錢會被用于云南的環境保護計劃。
領取試用裝的同時,可以寫下自己的寄語。
之后,精彩的來了,也是品牌很在乎的,留下用戶信息,這是本次活動品牌所獲取的一大價值,但由于整個參與過程都在一個“美好”的氛圍中進行,所以除非你是個完全沒有安全感的人,否則一般不會再抗拒。
收到試用裝和種籽一袋。
每個活動引起用戶參與都會有一個誘因,此活動的賣點在哪兒?是貪圖一份小樣嗎?還是真要一袋種籽拿回去種?至少對我們來說都不是,在這么高溫的天氣,買一瓶水本身就是符合邏輯的行為。
而5元一瓶水確實存在溢價,但試用裝讓這極小額的溢價得以抵消。
對消費者而言,花了5元,買一瓶水,獲得一份試用裝,了解了產品,獲得一袋確實不一定會去種的種籽,但了解了這個項目,更有心靈上的滿足感。
對品牌而言,籌集到了一份項目資金,讓更多人了解到這個公益項目,讓消費者體驗到自家的產品,同時又獲得了消費者信息。
整個活動流程很簡單直接,符合邏輯,但內容又遠不止單純的買賣,商家和消費者各取所需。
這個活動嬌韻詩14年底就啟動了,這么晚才發現可能是我個人對化妝品品牌不怎么關注,如果知道的朋友請包涵,不了解的朋友可以百度一下關鍵詞“美麗種籽”。
而在另一家商場,某品牌拉了一群暑期兼職的學生在地鐵出口處吆喝:掃一掃,免費領!
我不知道他們在做什么,我也沒有任何興趣了解這些只要掃一掃就能領到的必定是毫無價值的產品,而這就是目前大多數所謂有互聯網精神的公司所在干的事情。
對了,標題上的90%我隨便說說的,就如雕爺說“95%”的O2O企業會死一樣。
作者:kaga 微信號:JCConsulting
- 該帖于 2015/9/6 11:58: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