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電子商務持續不斷地沖擊著線下零售業。在很多企業正在或者計劃減少線下實體店時,品勝卻在線下不斷擴張,至今已經有5000多家品牌加盟專賣店。
“天上幾千個包裹在飛,在我看來就是嘩嘩的錢在飛。”廣東品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品勝)董事長趙國成經常用這句話形容網購造成的“資源浪費”。46歲的趙國成從1994年開始創業。2003年,他創辦品勝,一家以移動電源設備而出名的公司——它為中國南極科學考察隊提供過移動電源。過去十多年,品勝一直在擴張線下銷售網絡,其品牌專賣店遍布全國直至越南、新加坡等地。
當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智能終端成為大眾消費品,品勝開始轉向智能移動終端周邊產品市場,譬如路由器、“充電寶”、數據線、手機膜等產品。然而,前幾年在“電子商務逼宮實體零售”的壓力下,趙國成也為品勝千余家實體零售店的前途感到焦慮。今天,當各種O2O業務燒錢做地推時,品勝卻依靠線下資源努力去做不燒錢的O2O。
讓商品走最短的路
設想這樣的場景:一位河北廊坊的用戶在網上下單買一個移動電源,位于廣東的賣家用快遞把它送達。這當中的物流成本與時間成本其實相當不菲。如果這位用戶在網上下單,而廊坊當地一家數碼商店把同樣型號的移動電源迅速送上門,用戶體驗可能大為不同。
這正是趙國成想做的事:線上下單,線下迅速響應,去中心化配送。即消費者在網上下單買品勝的產品,能讓離他最近的小店以最快速度完成配送。
配送速度取決于兩個因素。第一是后臺的算法.用戶在天貓、京東、1號店、品勝·當日達商城等各種線上平臺以及通過撥打400訂購電話下的訂單,都由派單系統推送到離收貨地址最近的品勝加盟店。第二是線下合作商的密度。就像叫車軟件,如果沒有大規模的車輛供給,用戶打車體驗還是不好。品勝讓散落在全國各地的加盟商,以及各種社區、鄉鎮的小店“升級”,給他們配備品勝的貨以及品勝的接單系統,讓他們可以利用家門口的需求賺錢。一方面,品勝直接配貨,這些店鋪不需要經過渠道商的層層加價,可以直接賺取銷售利潤。另一方面,品勝的派單系統也讓這些店鋪不需要自己在線上花錢招攬客源。
品勝給這些商家的庫存分為必備庫存和自備庫存。必備庫存是加盟的必要條件,方便品勝將其作為配送站。“必備存儲其實幾千元錢就夠了,因為量不大。而且這部分我們全保全退——全程保價,全款退貨,加盟店沒有任何風險。”趙國成告訴《天下網商》記者,品勝自身也可以通過加盟商購進這些必需庫存去推廣產品。
而自備庫存則是商家自愿的,商家可以根據產品的銷量自己調整庫存。如果消費者下單,派到了相應的加盟店中,但是店家卻沒貨了,品勝會通過其所在城市的倉庫給店家配貨,但是店家獲得的利潤相應會少很多。
解決了后臺的訂單分配問題,在線下發展加盟商數量就很關鍵。品勝在過去十多年的線下耕耘中已經積累了相當數量的加盟店。另外,趙國成認為足夠的利潤能夠吸引到新加盟商并留住老加盟商。
“以數據線為例,一根數據線的成本是5元,天貓上有商家售價15元。商家賣給消費者要包郵、要承擔包括傭金、稅金、打包費等直接人工的投入,以及高額的推廣費用是非常高。”趙國成告訴《天下網商》,這是線上銷售的窘狀。而線下的問題在于一般的零售商作為末端,經過多層渠道商,能夠加上的利潤已經不多,還要面臨網商低價的競爭。
據趙國成介紹,截至9月8日,品勝在全國已有5000多家品牌加盟商,而且還在以每天10~20家的速度在增長。
這種模式之下,散落在全國各地的小店資源得以被整合,商品從距離用戶最近的服務點出發,“走了最短的路”,也就能夠實現“當日達”。
提升用戶體驗是電商平臺極力推動的要務,京東商城試圖利用自建倉儲和物流系統來做到這一點,趙國成并不認為這是好辦法——至少對品勝來說是這樣。要在多線城市通過自營實現當日達是一項極為巨大的成本。
做數碼行業的“7-11”
黃雁峰是一名杭州的品勝加盟商。他的店今年7月開通了當日達服務,利用品勝系統接單。“平均每天能接15到16單,多的時候能接40單,少的也有5、6單。”黃雁峰告訴《天下網商》記者,“因為利潤比較大,加盟商還是很愿意做的。”黃雁峰的店主要負責杭州西湖區的配送,據他介紹,蕭山區一個開業更早的當日達配送點,負責配送蕭山和濱江兩個區,每天平均單量在20~30單,雙11則能達到一天200單。
品勝把負責當日達配送以及相關上門服務的員工稱作“達仔”。黃雁峰的店在開通當日達服務之后又增加了一名“達仔”,以應對增加的業務量。“達仔”顧加烽每周工作六天,每天9點到店里開始處理系統分配過來的訂單、配貨,上午10點到下午1點送第一批,下午2點到5點送第二批。
“基本上我們會保證24小時內送達。過了時間,用戶可能會投訴,一旦被投訴我們的店鋪就會被罰款,一單罰款500元。”顧加烽告訴《天下網商》記者。
品勝杭州高新加盟店的店長權繼孝之前也是品勝杭州辦事處的員工,他算了一筆賬:“以杭州為例,一個達仔的工資包括基本工資、送單提成和各種補貼,每個月大概在4000多元。通過線上接單,一個加盟店每個月的利潤保守估計有8000塊。”
品勝目前專注于讓各地的社區小店升級,而非新增合作店鋪。“中國很多地方小店,像移動聯通充值、代辦號卡的店,專門做電腦耗材維修的店,甚至是文具店,都可以被升級為我們的服務點。因為服務范圍小,人員也不需要多,它可以接線上的訂單,也可以讓用戶上門提貨。跟線上的商家比,它的信息來源一點都不差,周圍的客源也一點都不差。”趙國成說。他的目標是將這些社區小店打造成數碼便利店,像7-11便利店一樣,做成數碼界的7-11。未來,這些小店除了銷售和配送品勝的產品之外,還會涉及手機、平板電腦等產品。
同時,這些小店還會提供周邊服務,譬如手機貼膜、換卡、維修,路由器安裝、調試等。“智能產品周邊的服務需求是非常大的。依托這幾千家的加盟商,品勝可以像發展社區醫療一樣,對電子產品提供這些服務。我們還會在每個省建一個維修車間,負責大問題的維修。”趙國成介紹,“我們還會對這些店的店員提供培訓,讓他們能夠完成這些服務。”未來,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上門服務或者到店服務。
依托于這些像毛細血管一樣分布在全國的店面,品勝不僅推出了“當日達”,甚至還有“一小時達”服務,用戶可以在線上下單一小時內拿到貨。即將推出的“中國人民不斷電”活動也同樣依托于這個線下網絡——除了在一些酒店、餐廳租用品勝的充電寶,用戶還可以線上下單,品勝的系統則會通知離用戶最近的店家,將充電寶送到用戶手上。店家能從中賺取“跑腿錢”。
互聯網線下化占得先機
艾瑞咨詢的數據顯示,中國本地生活服務市場規模的增長率均在10%以上,并且將在未來幾年持續保持高速增長,預計在2017年達到72805億元。
品勝在這場爭奪戰中搶到了一個不錯的位置。品勝的線下銷售與配送體系是它最大的優勢。除了原有的品牌加盟商、直營店,全國也有很多縣、鎮的數碼產品零售商在賣品勝的貨。利用這些已有的資源進行地推,比從零開始便利得多。
“浙江目前已有200多個點,將在今年年底實現70~%80%的覆蓋。”品勝杭州辦事處的負責人吳昊告訴《天下網商》記者。目前沒有加盟商覆蓋的地區,則由各地區辦事處、倉庫的工作人員配送,或交付第三方物流配送。
在趙國成看來,像品勝一樣靠線下起家的傳統企業都可以仿照這個模式進行線上線下的融合。“中國很多傳統企業都有人力和線下資源,而且有一定的品牌影響力,只不過以前不用發展O2O的業務。我們這種企業的長項就是線下運營,把現有的資源整合鏈接起來,實體商業就能夠提高效率,控制成本。”
(文/天下網商記者 陳夢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