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前先用手機做逛街攻略、搶商場微信紅包——這個國慶長假,市民消費行為發生著巨大變化,而在此背后,是實體商家為“互聯網+”轉型付出的努力:用線上、線下互動營銷,把市民引進商場血拼,把銷售渠道延伸到南京市以外。據市商務局對全市八大類120家商貿企業的監測,黃金周7天全市共實現銷售收入49.75億元,同比增長11.2%,其中大型商場、城市綜合體表現亮眼,客流量大增三成以上。
零售商牽手電商,跨界合作玩轉O2O
國慶節前夕,各大商場微信公眾號的小編“很忙”,不僅要幫顧客把7天“買買買”攻略做好,還要忙著發紅包。這頭,中央商場的微信公眾號推送信息:您有66元微信紅包到賬;那頭,金鷹新街口店微信公眾號怕顧客覺得領微信紅包的過程太無聊,上線了小游戲,鼓勵大家邊玩邊“賺錢”。
“金鷹購”是金鷹的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它不僅幫顧客做了一套完整的國慶黃金周出游攻略,還“順便”承諾帳篷、吊床、睡袋……江浙滬1天送到家,“插播”廣告越來越有技巧。
還有精明的商家學會了“借力”,和電商跨界聯手了。
水游城和阿里巴巴喵街APP聯手,給消費者帶來“新玩法”。喵街APP可以基于用戶當前位置,向顧客提供周邊商場及品牌門店信息,并提供吃喝玩樂購的一站式服務應用。只要下載喵街APP,就可領現金紅包,去合作商戶抵現金。因為參與了此次活動,水游城一家面包店短短半天就賣掉了200多個面包。喵街人士說,針對零售業近年轉型全渠道的旺盛需求,阿里巴巴在向O2O領域發力。
市商務局介紹,“互聯網+”的接入,大大刺激了金鷹購物、南京新百、中央商場等這些老牌商家的銷售,單店日均銷售在1000萬元以上。通過線上線下聯動、跨界合作等舉措,萬達廣場、虹悅城、水游城等城市綜合體銷售增幅最高達到39.11%。
螃蟹“爬”上網,7天銷售超2000萬元
螃蟹肥了、水果熟了,秋天是農戶收獲的季節。要是時間往前推3年,國慶黃金周生意最火的一定是超市、批發市場。不過農戶表示,今年打包快遞的任務更重。
長假7天,市商務局監測的蘇果、歐尚、沃爾瑪、家樂福等21家超市賣場共實現銷售6.25億元,同比增長7.54%;眾彩物流、下關糧油等8家農副產品市場共實現交易額16.22億元,同比增長15.56%。
電商渠道銷售增幅更高。我市一批農業合作社學會了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去淘寶、天貓和京東等電商平臺開設了店鋪。國慶長假期間,這些合作社銷售的螃蟹平均每家每天能接到400多份訂單,7天累計銷售額超過2000萬元。除了螃蟹,“淘寶特色中國·南京館”200多個品類的農產品,每天銷售量超過200萬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0%以上。線上、線下戰略讓南京農戶的產品,走出了南京,跨出了江蘇省。
餐飲“傍”上互聯網,行業暖了
一度跌成“負增長”的餐飲業回暖了:國慶長假7天,我市監測的29家餐飲企業累計營業收入達4875萬元,同比增長14.5%。
借助互聯網思維,餐飲行業進行了深度調整。德基廣場里的貝拉那波利西餐廳把餐廳的燈換了,改成暖色調射燈,只是為了讓顧客拍出來的菜品照片更好看。餐廳負責人認為:“有時候朋友圈營銷,比硬廣告效果還好。”目前餐廳還在推進手機點單、支付、大數據分析的一整套管理系統。
蔡幸福快餐的負責人,每隔一段時間就給盒飯換好看的包裝。即便是賣盒飯,也要講究“顏值”,萬一被拍了發朋友圈呢?
市商務局人士透露,長假期間,我市餐飲業生意不錯,如珍珠飯店、獅王府等餐飲企業營業額增幅分別達到16.97%和15.91%。外賣訂餐如火如荼,零號線、“餓了么”等幾大外賣網站給“宅”在家里的市民提供了更多美食選擇,即便是五星級酒店的菜,只要你想吃,就可以送到家。
(來源:南京日報 記者 張希 通訊員 王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