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全民健身的時代,消耗卡路里、煉出馬甲線、人魚線,這才是時髦。
從去年以來,新的社交軟件、智能健康等產品又帶動了新一輪的全民約跑、全民“散步”,但是,如果眾多帥哥美女為了健身所消耗的卡路里,最終只能成為朋友圈的一張曬圖,只是引來朋友的羨慕和點贊,是不是有點太遺憾了呢?
阿里巴巴旗下實體商業互聯網+平臺——喵街app前不久進行了線上線下聯動,發起了『正能吧!卡路里』公益活動,邀請吳莫愁作為卡路里大使,并發掘出了更有趣的玩法:“把逛街消耗的卡路里換成積分”,這些積分一方面可以兌換各種小確幸;另一方面,這些積分還可以累計做公益,讓行走便能做公益。
也許不少互聯網+企業都想到了基于位置的優惠以及積分打通的玩法,但寰寰姐覺得,喵街這一想法更有創意,不僅打中了年輕人喜歡吃喝玩、線下聚會的需要,多走兩步就有積分、有優惠、有小確幸,同時還有公益在里面,估計也只有阿里的人才能想出這么大膽好玩的創新。
更深來看,這樣做,不僅是盤活了喵街在場景互聯網+平臺上的全方位布局,更是通過“卡路里+Mall”這樣的打法帶動了實體商業新體驗經濟,值得思考。
表層:針對90后要“玩出花兒”
“您90多歲了,您寫了90多本書,您告訴我什么是好的企業?”德魯克在去世前,最后一次接受《華爾街日報》的采訪,有個記者這樣問他。德魯克回答說:“只有鞋子是真實的”。
網絡社交會改變人們的生活,會它永遠不可能取代兩個朋友面對面聊天時的真實感受。年輕人是手機一族不假,但互聯網仍然只是工具,這個工具可以用來營銷,可以用來改變生產模式,但它永遠不可能取代真正的鞋子、取代人們與朋友一起逛街、購物的樂趣。
當眾多人開始反思,是不是要把手機放下,與朋友一起約個下午茶看看藍天時,互聯網的第一波紅利的消退已是必然。互聯網+平臺的競爭才剛剛開始,其實就是這個道理。
但如何能把互聯網+更深地拓展起來?得年輕人就能得天下,怎么才能得到年輕人的心?
喵街無疑找到了年輕人最喜歡的玩法,“把逛街消耗的卡路里換成積分”,這些積分一方面可以兌換各種小確幸,另一方面,這些積分還可以累計做公益,其實是“行走便能做公益”的概念,總結來說,就是“大公益給孩子,小確幸給自己”。
既好玩有趣,同時又做了公益。在我看來,這就是把互聯網+最表層的玩法玩出了花兒。
中層:喵街的場景式互聯網+平臺布局
互聯網+平臺的線下線下聯動,其實其核心就是給用戶提供消費場景。
這正是喵街目前著力打造的新互聯網+模式。喵街APP由阿里旗下云淘聯商公司在今年5月正式推出,能夠基于用戶當前地理位置,匯集周邊商場及其品牌門店優惠打折和新品信息,同時提供一鍵WiFi、室內導航、停車找車、停車繳費、在線排隊等智慧逛街服務等。
消費者下載“喵街”APP,就能獲得購物紅包。在逛街購物時,消費者通過“喵街”不僅可以準確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品牌位置、優惠信息等,而且APP還能統計消費者逛街時消耗的熱量,該熱量可換成積分兌換禮品或優惠券。這樣能給消費者提供全方位的線上線下聯動,相當于吃喝玩樂購一手搞定的概念。
阿里巴巴自去年注資銀泰集團,便開始了電子商務的線下布局,前不久,被視為阿里旗下實體商業互聯網+平臺的“逛街神器”——喵街App,陸續進入北京、上海、杭州等九大城市40家購物中心,橫向布局全國,縱向垂直深化購物體驗,創造了互聯網+形態下商場全新的商業模式。
實體零售入駐喵街可實現+外部資源的增量。此次喵街在9城舉行“正能吧卡路里”活動,通過跨界資源整合,為實體零售引入阿里集團生態資源、明星資源,開啟實體商業場景娛樂化,同時也讓娛樂場景化,喵街實現場景鏈接平臺效應。
場景式消費,正是喵街對于互聯網+的整體布局。對于百貨、購物中心來說,它們都面臨著同質化問題,喵街卡路里功能比較有趣,且具有互動性,腦洞大開能讓逛街同時還能做公益,增加逛街的趣味性,帶動實體零售的體驗經濟,破局同質化。
與此同時,喵街卡路里在活動期間設置為可全城打開,用戶日常行走、上班、爬樓梯等產生的卡路里都可以兌換成元寶,讓消費者的日常行走能獲得公益+小確信。將元寶兌換成商品最終要到商場中完成,這對商場而言,相當于一個巨大的引流漏斗,增加消費者在商場的停留時間及到訪頻次。
從互聯網+場景式體驗來看,這已經成了當下互聯網+平臺競爭領域的基本準則,諸多互聯網+企業都在布局,但從喵街在場景式的互聯網+平臺布局方面來看,線上的基本面有了,同時又有線下優勢,這就是與各大Mall的合作,這也是馬云阿里巴巴與銀泰進行線上線下合作所打下的基礎。
深層:帶動實體商業體驗新經濟
中層的場景式互聯網+平臺布局全面,表層的“玩出花兒”能創意出魔鬼步伐和小確幸這樣的打法,再加上一個吳莫愁代言的點晴之筆,喵街這么玩,其實用意也不難看出,這是阿里巴巴試圖以創新思路帶動實體新商業體驗經濟。
未來經濟是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的結合,更是體驗經濟的時代,把社交、互動、優惠、消費、位置、商家,甚至是健身卡路里,這些有機地結合起來,這不僅是以互動感、趣味感帶動新的商業體驗經濟,更是破局商場同質化的探索。
馬云以及阿里巴巴的理念是新商業文明,曾經淘寶就是阿里新商業文明的代表,而今天喵街的創新無疑是在互聯網+時代繼續進行這一探索。
最后再分析一下喵街對于阿里產品層面的意義。
諸多互聯網+企業競相送優惠,燒錢大比拼一直都在,但喵街的“把逛街消耗的卡路里換成積分”這一創意,另一核心之處在于,把換積分、送優惠與每個人的日常卡路里消耗結合起來,這一打法不僅比“燒錢送優惠”更有價值,也是阿里的一大突破。
同時,喵街在做“正能吧卡路里”活動時加入“尋寶”環節,城西銀泰城、深圳益田假日廣場等商場設置6家品牌門店,消費者通過喵街找店功能,找到指定的6家門店,蓋完章可獲得神秘禮品獎勵,此做法意在改變消費動線,讓喵街卡路里成為商戶的營銷、運營工具。
送優惠送不出忠誠度,今天用你明天用他,但是當一個APP能與每個人的自身緊密結合起來時,這款APP已經不只是工具了,而有了“圈用戶”的屬性。在這一屬性之下,阿里一直在謀求的社交想必也會有所突破。
在我看來,喵街的這一創新,是阿里巴巴在產品層面的重要升級。從“僅僅是工具”到圈人,這是阿里巴巴的一大進步。
(來源:李瀛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