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學沃爾瑪,打造一款真正有用的APP!
作為全球銷售額最高的零售商,沃爾瑪可謂是實體店商的翹楚,她的經營理念也為很多競爭對手效仿。不過,除了在傳統店鋪領域一枝獨秀以外,沃爾瑪也搞出了一個恐怖的APP:上百萬顧客都在手機上保留了這個APP!
傳統地說,顧客手機中只有少數幾個APP是經常被使用的,另一些更多是在某一段時間被反復使用,但是過后的打開率就很低了。
為了改變這一情況,沃爾瑪根據顧客的線下消費特征,扭轉了這一趨勢——今年6月份的數據顯示,此APP有2200萬的用戶,排名僅次于亞馬遜和eBay;而且,此APP目前的增長率是400%,超越eBay可謂指日可待。
這個軟件就是Savings Catcher:2014年7月份,其用戶量“僅”為400萬,同年8月份,這一數據居然飆升至1400萬。
*APP的用法圖示
這個暴增和APP的功能有關,Savings Catcher的核心功能就是比價,只要用戶掃描購物單上的二維碼,軟件就自動將購物單上的商品價格和其他零售商進行對比——如果沃爾瑪的價格高了,那么APP將會給顧客返一張差價的電子兌換券(eGift Card)。
《零售威觀察》評論
這是個非常可怕的功能:
從顧客角度看,他可以完全放心地去沃爾瑪“豪購”一番,而且在購物時幾乎無需拿著手機去比價,因為只有在結賬后拿APP掃一下就好了,完全智能化。
從沃爾瑪的角度看,返的兌換券可以讓顧客再回來繼續購買,何樂而不為?超市這種業態和百貨不同,百貨可以說是一種走“質”的業態,一件衣服上千元;而超市是走“量”的,顧客幾乎不會空著手回家,這時候顧客的反復到店能給店鋪帶來多少毛利?
此外,購物途中,沒有了手機“礙事”,顧客本身就會關注于購物本身,這樣也會提高客單價。
“原來,顧客每周平均需要看到15個宣傳單,找到最值的商品,然后才到店購物”,在沃爾瑪電商網站(Walmart.com)負責顧客體驗的副總裁海倫·韋德表示,“于是我們就在想,能不能改變這一切,讓顧客進店后好好轉轉,多買點東西?”
因此,在這個APP的幫助下,顧客不需要每天去逛各個零售商的網站去找最低價,他們只需要來沃爾瑪買點東西,最后在用APP掃個二維碼就好了。
(聯商網專欄作者 王子威/文 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