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認為自己業務優秀,只能說比較務實。”百強連鎖環亞日化紹興二店店長鄭艷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此表示。然而,在一天的相處中,記者驚奇地發現,這位“務實”的店長蘊藏著驚人的能力:基本上每一位由她接待的顧客都能達成交易,每一位實現首次交易的顧客都能成為她的回頭客。她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耐心傾聽獲悉“樂于溝通”顧客需求
做過美容師,當過導購,鄭艷榮從事化妝品行業已達13年。2010年,她慕名進入環亞日化化妝品店,從最普通的BA做起,三年后被提升為管理紹興市區三家店鋪的店長,成為環亞日化總經理胡永江最器重的員工之一。
“我覺得最好的銷售技巧就是多和顧客交流。”鄭艷榮稱這種銷售方式為朋友式銷售,“在和顧客交流過程中,我們要少說一些,讓顧客多說一些。有時候顧客無意的一句話會反射出許多信息。”在鄭艷榮看來,朋友式銷售不僅要和顧客交朋友,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傾聽,從顧客的言語中體會顧客需求,從而推薦更切合心意的商品。
就在鄭艷榮和記者交流的過程中,一位顧客走進店內。鄭艷榮立即暫停采訪,讓導購了解顧客需求,自己則站在一旁傾聽。顧客對導購表示自己正在用歐萊雅,但效果不好,最近皮膚很干而且顏色暗沉。而另一名導購推薦的幾款商品都不能讓顧客滿意。這時,鄭艷榮走近顧客向她推薦自然堂凝時鮮顏系列,并耐心為她試用,最終達成交易。鄭艷榮解釋到,顧客表示自己在使用歐萊雅,可以得知這位顧客有一定的消費能力,對產品品牌和品質要求比較高,所以應該給她推薦中高端護膚產品。再加上她說自己皮膚干且暗沉,因此保濕、提亮的功效也是必須的。
除了在交流中了解顧客需求,鄭艷榮認為連帶率也非常重要:“如果平均一天的連帶率多做10-20個,那么綜合一個月下來,營業額會提升很多。”但盲目的連帶只會造成顧客的反感,對此鄭艷榮回應:“連帶時一定要細心觀察顧客的需求,不要強制性推薦,如果顧客表示不需要可以送一點小樣讓其回家試用。”
細心觀察了解“隨便看看”顧客需求
交流固然可以獲悉顧客需求,但作為導購往往會碰到許多自稱“隨便看看”的顧客,面對這些顧客,鄭艷榮又如何打開突破口的呢?
“有些顧客不喜歡跟得太緊,這時就應該退到一旁,和顧客保持一定距離。”鄭艷榮表示,“但一定要細心留意顧客的一舉一動,若她的目光停留在某件商品上的時間超過五秒,就說明她對該產品有興趣,只不過對你有所戒備。這時,作為導購就應該主動上前介紹。”在鄭艷榮看來,留心觀察是很有必要的,交易往往就蘊藏在顧客的一個不經意的眼神中。
除了觀察顧客舉動,鄭艷榮還時時留意顧客的皮膚狀態,根據顧客的皮膚狀態來推薦產品。如果顧客皮膚偏干,就為她推薦保濕產品;若顧客皮膚暗黃,就推薦美白產品。以當天的一位顧客為例,當顧客購買完洗發水準備出門之時,細心的鄭艷榮發現該顧客的毛孔有些堵塞,于是推薦泥膜給她試用,讓她感覺一下。在體驗完之后,這位顧客立即買了400多元的泥膜。
體驗、贈送、打折三招搞定“只看不買”顧客
在實際銷售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只看不買、貨比三家的顧客。在鄭艷榮的銷售概念里,任何進入店鋪的顧客都是潛在消費者,如果顧客一旦走出店鋪,回頭的幾率很小,所以作為導購一定要想辦法留住顧客。而留住他們的方法要從體驗、贈送、打折三方面下手。
夜幕降臨時,一位顧客走進店里,在店內環顧一圈后并無購買的意愿。這時,鄭艷榮觀察到該顧客眉毛沒有修整,便建議道:“我們可以免費為您修眉化妝。”根據女孩白色大衣的裝扮,鄭艷榮為她挑選淡橘色口紅。化好清新的淡妝后,她告訴顧客:“我們送您一些洗面奶和面霜的小樣,您可以回家試用一下。”并且微笑送顧客出門。隨后,她向記者解釋道:“免費體驗可以讓顧客加深對我們環亞日化店鋪的印象,一旦顧客愿意坐下來體驗,就一定會讓她記住環亞日化。而贈送一方面可以為店鋪贏得口碑,另一方面則抓住消費者‘占便宜’‘不好意思’的心理,實現首次交易。”
如何讓顧客回頭
在一天的相處中,記者發現,由鄭艷榮接待的老顧客多達十余人。對于“修煉”此本領,鄭艷榮認為過硬的專業知識是關鍵。
“其實銷售就是要讓顧客信任你。”鄭艷榮說道,“贏得顧客的方法多種多樣,在我看來,作為導購,最重要的一點是,自身必須擁有專業的業務知識。”
據《化妝品報》記者觀察發現,鄭艷榮在和顧客交流過程中除了推薦符合顧客心意的化妝品以外,還扮演起了另外一個角色:美容醫生,用專業知識給顧客提出建議,從根源上解決顧客皮膚問題。以一位進店顧客為例,鄭艷榮在推薦完產品之后,向顧客仔細詢問她的作息時間,睡眠狀態和化妝品使用方法,并告訴顧客皮膚不好的原因是因為作息紊亂,在規范作息的前提下使用化妝品才會真正解決皮膚問題。
過硬的專業知識固然能讓鄭艷榮深受顧客認可,但能夠促使顧客屢次回頭的另外一個原因便是她的“務實”。“如果一個商品十分好,我只會說她七分好,剩下的三分讓顧客自己評判。”也正是這種務實的態度,讓鄭艷榮的回頭客越來越多,最終成為管理三家分店的店長。
(化妝品報 見習記者 張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