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特約評論:昨天是淘寶“雙十二”活動,支付寶因此補貼了不少實體零售店優惠活動,連加油站都有最多50元的優惠活動,杭州網點最多的世紀聯華超市在當天14:00前用完了全部配額,絡繹不絕趕來的人還有不少。支付寶到處發糖成“國民叔叔”,實體零售業當十分警惕。
這一天,越來越多的顧客是因為支付寶補貼才去實體店消費,這與一兩年前截然不同了,看來,線下顧客支付教育初步完成。長此以往,越來越多的零售商營銷,會在電商魔棒下不知所措。
阿里與銀泰商業兩年前開始合作,還有人罵銀泰老板是實體零售業叛徒,阿里今年成為中國實體零售業NO.1企業蘇寧的第二大股東,再罵就無從下嘴了。
一位實體連鎖企業高管年前跟我聊起,說支付寶種種補貼就像“隔壁叔叔”給你家孩子發糖,孩子當然喜歡的,如果有一天叔叔不給糖吃了,有些孩子就會怪父母,或者叔叔跟孩子的父母談條件,“挾孩子以令父母”。這叔叔一開始就別有用心,實體店的主流顧客就是那些“孩子”。
支付寶越來越像“國民叔叔”了,菜場小販和水果小店都開始用支付寶支付了。我替實體零售業捏把汗。“中國購物節”輕度聯合了全國幾百家實體零售商,十一月幾日大慶,功德無量。但每一家或幾十家實體企業群跟阿里之間,完全不是一個等量級的較量,線上線下是模式之爭,思維之爭,用戶之爭,未來之爭。
幸虧還有“微信支付”,有騰訊,還有京東。昨去麥當勞門店,顧客掃描的支付設備上貼著微信支付,微信剛做過一次“顧客消費滿25元或減10元”的活動,支付寶當天有隨機減免。你方唱罷你登場,所以他們也是一伙的。
重要的不是你用不用支付寶或者微信支付,而是你有沒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顧客為什么來,一年后顧客為什么還來,三年后怎么服務和吸引顧客。
想起德國的阿爾迪超市,把物美價廉做到極致,沃爾瑪拿它沒辦法,其他電商更無法威脅或替代,即使這樣,他們還把公司一分為二,兄弟倆分別做南北阿爾迪公司,自己競爭,精益求精。這才是中國實體零售的好榜樣。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在公司戰略會上強調,不要急著去做主航道外的“雞頭”。電商平臺,全國顧客基本認前二,前十有愿景。實體零售業全國幾千幾萬家企業,百貨購物中心化,超市百貨化,購物中心主題化,空調3C化,3C購物中心化,購物中心電商化,雨后春筍般在全國各地輪番上演,無數聯盟、論壇、協會,多是烏合之眾。
更多店,同多同質化。有連鎖,無標準。很多人偏安一隅,寧為“雞頭”。
同是“支付”和“聯合”,中國零售業望洋興嘆。半年前一次在西溪舟上與商業前輩聊天,說起他的宏偉目標:做中國零售業自己的商家聯盟紅包,顧客共享,大致邏輯就是:一次向A超市發價值10萬元的紅包,紅包來自B足浴店、C電影院的消費券,打通各業并構成閉環。
我當時就不敢看好,因為群龍無首,如果不是有一家十分厲害,十倍規模于其他參與人的企業愿意帶著、幫著大家玩,動不起來。
這本是個很有互聯網思維的設想,眾享經濟又是大勢所趨,也有技術及區域性用戶基礎,至今沒有動靜,原因就是我當時的顧慮。
實體零售業該是一個讓顧客感到幸福的行業,吃喝玩樂購,有求必應。支付寶不是敵人,淘寶也不是,你自己做得不夠好才是最大的敵人;支付寶可以是伙伴,為你所用,只要你勇猛精進,有魅力。
大格局,大生意,是性命相見,讓世界更美好。幾年前有專家預測,行業將面臨洗牌,關店潮將來臨。依我看,改革的速度還是慢了,中國零售企業有危機感,多無破釜沉舟決心和實際解決方案。
你的孩子有糖吃,你似乎也沾光,更該警惕,學習,奮發。
(聯商網特約評論員、場景文化CEO 林尚玉/文 轉載請注明出處!)
作者微信公眾號【長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