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價為7.5元的巴黎水,而賬單上的價格變成了9元
標價為26.3元的玉米麥片,而賬單上價格變成了31.6元
網友貼出的結賬單顯示,商品結算價格比標價高了20%左右
12月7日,有網友反映,濟南GBF全球商品直采中心超市,存在“標低價賣高價”的現象。網友于5日在該超市選購了8種價格較低的進口食品,結果出門結賬時卻發(fā)現,每一種商品都比標簽上的價格高。對此,該中心工作人員承認出現過上述情況,大概涉及90%的商品,原因是超市發(fā)生系統(tǒng)故障。
7日上午,有網友發(fā)微博稱,周六去了濟南西部省會大劇院底下的GBF進口商品超市,東西確實又多又全還便宜,但是結賬的時候居然買的所有東西都比價簽貴很多,為此特地拍了對比照片。隨后去總服務臺退貨,同樣原因來退貨退差價的也排起了隊,一個貌似負責人的人也在幫著退貨,但是并未采取停業(yè)措施,而是繼續(xù)讓這情況發(fā)展下去。
根據網友提供的信息,大眾網記者發(fā)現,該網友一共購買了8種商品,其中包括玉米麥片、巴黎水等,這些商品在結賬時都被提高了價格,標價為26.3元的玉米麥片賬單上結算價格變成了31.6元,標價為7.5元的巴黎水賬單上價格變成了9元,其他商品漲幅也在20%左右。
為了弄清事實真相,7日下午,大眾網記者來到濟南GBF全球商品直采中心的地下超市。按照網友提供的小票信息,再次選購這8種商品中的一部分,同時又隨機挑選了幾款其它的食品。但在結賬時,記者并未發(fā)現有“標低賣高”的情況。
隨后,大眾網記者以消費者的名義來到服務臺,就網友反映的情況向服務人員核實。據前臺熊姓負責人介紹,12月5日確實有不少消費者排隊退貨或補差價的情況。原因是標簽價格與實際購買價格不符,大約有90%的商品出現購買價比標簽價高的情況。據統(tǒng)計,當天錯誤成交額1萬多元,其中有3000多元已被糾正。
至于沒有來退差價的消費者,熊姓負責人說,他們于12月7日貼出通知:12月5日10:30—11:40左右,因為期間發(fā)生系統(tǒng)故障,出現售價與實收金額不符的情況。在此期間購物的消費者,可憑小票退補差價。“現在價格差異的問題已經糾正過來了。但如果消費者沒有小票,我們將不予退補差價。”熊姓負責人稱。
另外一名服務臺工作人員進一步解釋說,至于系統(tǒng)故障,實際是系統(tǒng)價格與標簽價格出現出入。這是因為,該超市原定于12月4日結束優(yōu)惠活動,后經領導同意,決定將優(yōu)惠活動延期,但系統(tǒng)卻按既定時間提前把優(yōu)惠價格調整到原價,結果出現售價與結賬價格不符的情況。
(大眾網 作者:李兆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