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星圖數據統計,今年雙11,剁手黨們對面膜大量囤積,使面膜一躍成為最受歡迎的護膚產品,大有超越日常護膚品之勢。目前,面膜市場上已經出現面貼膜、水洗膜、眼膜、鼻膜等不同種類和不同功能的面膜,那么如何在繁多雜亂的面膜市場上突圍而出呢?
一、普通面膜最受歡迎
2015年1-12月的線上市場,普適面膜占比最高超九成,女士面膜占比則很小,但普適面膜必然也是女士主導使用,畢竟愛敷面膜的女子運氣都不會太差。男士面膜和孕婦面膜各占1.7%和0.7%,雖然占比更小,但男士面膜和孕婦面膜也是存在一定市場的。
6月和11月兩個電商大促節點,普適面膜銷售占比皆有增長,非大促期間則比較穩定,與之相反的是,女士面膜和男士面膜在大促時期銷售占比有所下降,在非大促時期則普遍高于平均值,孕婦面膜則不受大促影響,且孕婦面膜的銷售占比呈現出上半年好于下半年的趨勢。
然而,雖然男士面膜、女士面膜和孕婦面膜在大促時期的銷售占比有所下降,但銷售額在大促時期尤其是11月卻有明顯上升,尤其孕婦面膜在11月的銷售額爆發式增長,漲幅高達386.1%,甚至高于普適面膜的增長率(304.5%)。
由此趨勢可以看出,電商大促對占有一定市場空間但并市場份額并不高的的男士面膜和孕婦面膜依然具有明顯的銷售拉動作用,雖然銷售占比有所下降,但男士面膜和孕婦面膜的市場潛力不可低估。
二、男士面膜、孕婦面膜不可小覷
11月年終大促,馬云背后的女性力量大,導致男士面膜的增長率(71.6%)遠低于孕婦面膜增長率(386.1%),平均增長率也在均值之下,但除去11月這個銷售異數來看,1-10月份男士面膜的增長率高出平均值5.2個百分點,高于其它三種面膜的增長率,市場增長空間很大;孕婦面膜市場份額占比最小,但同比增長率與普適面膜持平,都在30%左右,同男士面膜一樣市場潛力不可小覷。
另外,如上文所述,11月大促對普適面膜以及女士面膜的銷售拉動作用遠高于男士面膜和孕婦面膜,以孕婦面膜為例,其使用人群即孕婦是有時效性的,孕婦不一定會趕在11月大促進行囤貨,因此,對于男士面膜和孕婦面膜,電商選擇在平時進行促銷,或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雖然男士面膜和孕婦面膜具有很大市場潛力,但目前星圖數據統計的在售孕婦面膜的平臺只有天貓、京東、蘇寧易購和1號店,且1號店的孕婦面膜占比只有0.01%,幾乎可忽略不計,天貓、京東、蘇寧易購和1號店是電商排名靠前的四個平臺,也只有這樣大體量的平臺可以允許流量并不大的男士面膜和孕婦面膜的售賣;而作為化妝品垂直電商的聚美優品和樂蜂網,并沒有售出孕婦面膜,男士面膜的銷售也只比孕婦面膜的銷售情況稍好一點。
據尼爾森2015年調研數據,男性個人護理產品市場呈逐年增長趨勢,83%的男性認為護膚十分重要。孕婦雖是兼具時效與數量少兩個特性的群體,但愛美是女人的天性,消費觀念的轉變也使越來越多的孕婦也加入護膚行列。這給男士面膜和孕婦面膜帶來了極大的成長空間,但真正落到實處增大它們的銷售規模還需時間。
在以女性購買力為主的面膜市場,男士面膜和孕婦面膜要打出一片天,未來還可以在電商渠道鋪設上多下功夫,天貓、京東仍是最有利渠道,化妝品垂直電商、母嬰垂直電商也是不錯的選擇。
三、個性化市場需要面膜品牌加大投入
普適面膜線上TOP10品牌和女士面膜線上TOP10品牌有重合,但兩者的品牌集中度相差頗大。
普適面膜的TOP10品牌只占30.0%的市場份額,而女士面膜的TOP10品牌合計占64.9%,且女士面膜明顯更傾向于中高端品牌,希思黎、蘭蔻、嬌韻詩等均上榜,這表明越普適的面膜競爭越大;
而男士面膜線上TOP10品牌卻占據了96.0%的市場份額,排在前三的品牌都專注男士護膚,且杰威爾一個品牌就占比近五成,品牌集中度非常高;
相較之下,孕婦面膜受到關注的線上品牌只有8個(星圖數據共統計297個面膜品牌),且有5個都專注于嬰幼兒及孕婦護理,品牌集中度和專業針對性都很高,也側面說明了男士面膜和孕婦面膜留給市場的可開發空間很大。
近年來,男士的護膚觀念越來越強,敷面膜已經不是女性的專利,隨著80后、90后相繼成為孕婦一族,她們對零添加、無刺激、植物精華等面膜的針對性需求越來越高,大品牌憑借品牌實力與研發力,在充分了解市場需求的前提下,推出個性化、細分化的面膜必定會受到歡迎。
(星圖數據 隋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