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公司刻意低調神秘,顧客對順電知之甚少。視覺中國 資料
在上海浦東嘉里中心,有一家名為“順電·脈”的數碼專賣店。
盡管店里主要銷售高端數碼產品,但店員不會見到顧客就死命抓住你推銷東西。你若有任何疑問,店員會第一時間過來幫你,有點類似蘋果零售店那種感覺。
原本以為這只是一家逼格還不錯的店而已,因為市面上幾乎看不到這家公司的廣告和宣傳。
事實卻經常與我們了解的情況相反。順電在全國已經40多家門店,年營業額約為30億元,并且已經在2014年新三板上市。
其實這一切其實都是公司特意打造的,他們內部稱為“神秘營銷”。據澎湃新聞記者了解,1992年順電在深圳成立,其董事長為上海人費國強。
一家走高端數碼定位的企業做到這么大的規模也算是大企業了,但是由于公司刻意低調神秘,顧客對順電知之甚少。
順電一位內部人士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公司為了打造神秘的形象,故意沒有宣傳,我們的董事長也從不接受媒體采訪。我們還是靠服務來打動消費者,我們店員都是自己的員工,不是廠家的促銷員。”
國美、蘇寧等數碼3C賣場基本都是專柜式,各品牌廠商派出自己的促銷員向顧客推銷自家的產品,而順電所有的產品都是順電從廠家那里買斷的,店員是順電員工,工資并非全靠銷售提成,因此對客戶沒有那么強的壓迫感。
從不接受記者采訪的費國強日前出現在順電的供應商大會上,他發表了一個演講,從中可以看出他的經營哲學。
費國強稱:“我心中的零售初心:顧客、員工、環境、商品。我們認為養活我們全體員工的是我們顧客,并不是我們的供應商,顧客愿意到順電買,甚至貴1元,是因為我們做得在他眼中比別人好。 ”
他強調,首先讓顧客在一個好環境中購物,讓他很快找到商品,順電的店鋪沒有品牌陳列,陳列是為了讓顧客公正和簡單找到好商品。
順電的商品陳列全部是開架式的,而且是真機上樣,所以消費者選購某類產品只在一個區域就可以進行不同品牌的比較。
既然設在高檔購物中心凸顯逼格,那么產品差異化上也要與競爭對手拉開一個檔次。順電的思路是做競爭對手不做的產品,大量的高檔產品以及進口商品是殺手锏,這兩類產品也是高利潤區。
“順電堅持買斷經營。只有買斷你會對商品負責,你會對它產生熱愛,你也會發揮自己潛能,讓顧客喜歡,并會有更好的盈利。代銷沒有出路,只能在開始試銷中使用,很短時間。”費國強稱,順電的發展方向是高品質的商品,集中提高進口商品的比重。
行業觀察人士劉步塵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順電的模式走差異化路線,與國美蘇寧不同,但我對這種模式不是很看好,家電數碼類產品差異化不是很大,要做成高端定位是非常困難的。”
由于走高端定位,順電的店面設在高檔購物中心,這讓順電的成本壓力增加,加上電商沖擊,2014年順電處于虧損狀態。為了扭虧,2015年順電關閉了部分店面。
劉步塵稱,數碼產品定位也來越平民化,微薄的利潤很難支持在高檔購物中心開店。“即便有部分人群認可順電的模式,但是也很難把量做大。”
順電的買斷經營模式對企業的資金鏈是一大考驗,尤其是銷售旺季需要足夠多的資金來備貨;其次,買斷就是風險自擔,庫存折損全要順電自己來埋單。
費國強也在演講中自嘲:“ 我經常被同事、同行說是傻瓜,為了良心我心里也很不好受,內心經常問自己,是我自己找錯供應商,還是我們業務人員不坦誠呢?”
劉步塵稱,由于順電的量比較小,供應商給他們的價格并不是最好的。之前,麥德龍和富士康合資的萬得城也是這種定位,但是最終還是迫于成本壓力關閉了。
(澎湃新聞記者 周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