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關于神州專車的新聞沸沸揚揚,而造成這爆炸性新聞的主要是源于阿里巴巴,眾所周知阿里巴巴是中國互聯網中的商業大國,不管是哪個互聯網公司被阿里巴巴看重,都會受到業界的廣泛關注,何況這次還是在中國專車平臺本就一定知名度的神州專車呢?
阿里巴巴投資神州專車的消息已經傳了數天,但雙方都予以否認:阿里巴巴稱阿里與滴滴出行合作密切而愉快,并將繼續支持滴滴出行的發展,目前沒有深度投資出行領域的計劃,包括神州專車。而神州專車也含糊其辭表示“不予置評”,雙方的默契多少有點詭異,至少對神州專車來說,能抱上阿里巴巴的大腿,是相當有益的。
今天再有消息稱已經證實,阿里巴巴對神州專車的投資傳聞屬實,且交易已基本完成。阿里對神州專車運營主體公司優車科技近30億元的戰略投資,占股10%左右,本輪投資由阿里巴巴獨立完成,且是神州上市計劃前的最后一輪融資。此輪融資完成之后神州專車估值近300億人民幣。
聽到這一重大的消息后,我想在專車行業有較大份額的滴滴一定夠喝上一壺的,據說阿里巴巴投資神州專車的消息傳出后,柳青就親自飛往杭州,與馬云交涉,希望阿里巴巴能放棄投資神州專車的計劃,如果上述消息最終被阿里巴巴和神州專車官方證實,那只能說明,阿里巴巴鐵了心的移情別戀,轉向神州專車,柳青的施壓也無疾而終。
根據羅蘭貝格發布的最新的《2016年中國專車市場分析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12月,滴滴出行占據了專車市場46.6%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一,神州專車以39.9%的比例排名第二,而Uber和易到專車分別以7.2%和6.3%的比例排名第三、第四。
可以看出,專車市場神州專車并未落后滴滴太多,所以這次阿里入股神州雖然不能以壓倒性優勢戰勝滴滴,畢竟滴滴也有騰訊在后臺支撐著,但在市場份額上一定會有所改變。
而阿里巴巴作為互聯網巨頭公司為什么偏偏選中神州專車,而不是有較大份額的滴滴或者是其他專車呢?
與其看別人臉色,不如自己掌握主動權
其實阿里在2012年就投資了快的,隨后又促成了滴滴快的合并,在出行市場阿里巴巴可以說投入數十億了,但在滴滴快的合并后,阿里在新滴滴出行主體里的權益、份額與發言權都已經遠遠遜于騰訊。而阿里巴巴作為互聯網巨頭公司怎肯屈居人后,看人臉色去辦事,所以戰略入股神州也被認為是加強對出行領域話語權的舉措。而這也將更加劇整個出行領域競爭格局的撲朔迷離。
而早在2014年8月江湖上就曾風傳百度將投資易到用車,百度為員工大量發放易到優惠券等消息,并且雙方以百度地圖為平臺推出了“百度專車”。但隨著百度投資Uber,雙方的合作也就不了了之。但幾個月之后,滴滴快的合并不久,就再次傳出了百度將“撮合”易到、Uber合并的傳聞,盡管三方都第一時間站出來辟謠,但依舊在專車市場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時隔一年,百度地圖在已經有Uber提供專車服務的情況下再次接入易到,這不由得讓人浮想聯翩。
所以阿里巴巴戰略投資神州專車是無奈之舉也是明智之舉。
把握市場導向,選擇專車未來
此次阿里巴巴戰略性投資神州專車,雖然在某種意義上講與騰訊在滴滴中占有主動權或許多多少少有些關系,但小編認為此次阿里巴巴投資神州更多是對于專車未來的選擇。
一 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傳統出租車和專車的本質區別就是,傳統出租車在司機的駕齡和保險制度上都要比專車好,即使乘客在乘坐傳統出租車受到了身體傷害,傳統出租車在根據實際情況作出相應的理賠金額,而專車雖然是方便了用戶但在保險理賠方面卻沒有任何保障,如果不出危險也好,一旦出了危險消費者自己也只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隨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俗稱專車)市場規模的迅速增長,其安全狀況開始引起更多消費者的擔憂。3月25日,中國消費者報社聯合遼寧和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等10省市消協組織發布了
《2016年專車消費安全狀況調查報告》,報告顯示有45.05%的受訪者表示在乘坐專車時“擔心安全問題”, 而在未乘坐過專車的受訪者中,安全問題也是其不愿意選擇專車出行的三大原因之一。除了人身安全,個人信息安全也備受關注。根據調查,有12.87%的受訪者在乘坐專車時或之后,遭遇過專車司機語言、電話或短信騷擾。有74.75%的受訪者認為,專車公司有必要隱藏乘客的真實手機號碼,改用虛擬號碼,以保護乘客的個人信息。
而在這次《報告》中,神州專車以95分的壓倒性優勢,遠超行業平均分74分及其他專車服務。
所以出于消費者的安全考慮,阿里巴巴選擇神州專車更能受到消費者親來。
二 優化平臺,掌握未來
古人云:“男怕選錯行,女怕嫁錯郎。”其實在互聯網公司更是如此,一個好的發展模式會讓公司在消費者的擁護下搞的有聲有色,而錯的發展模式只能讓新公司在瓶頸出退出歷史舞臺。
其實阿里巴巴的淘寶和滴滴很相似,都隸屬于C2C模式的發展模式,就拿淘寶來說,但隨著網絡平臺的監管不力,許多假貨,高仿等物品已經深深傷害了消費者對其的信任,而同樣是做電子商務,京東平臺選擇B2C模式的發展,雖然負重要比淘寶大,但隨著消費者信譽的建立,淘寶昔日的銷量數據也開始出現下滑,畢竟好的產品質量才是企業立足的根本。
而滴滴和神州就好比是淘寶和京東,神州專車主打B2C自營模式,和滴滴依賴私家車的C2C模式是有差別的。就目前而言滴滴還是不合法的,未來還存在不確定的政策風險。今年兩會期間,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再次強調,未來要按高品質、差異化的原則,有序發展專車。如果“專車新政”按照這一思路出臺,滴滴面臨巨大風險。而神州專車的模式,是順應國家政策,在滴滴的大舉進攻下,還能取得40%的市場份額,可見是被市場認可的。
阿里巴巴或許是吸取了自己的前車之鑒,對未來市場的導向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所以才力排眾難轉投了神州專車!
總的來說,阿里巴巴此次投資神州專車,也是在專車領域開始向騰訊和百度宣戰,不管未來在專車領域BAT的定數如何,最后都要以消費者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誰更順應民意誰就不會被這個市場所淘汰,但就目前而言,神州專車的發展模式還是更靠譜些!
(微信公眾號:longg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