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水暖鴨先知,在零售業也可以這樣說:“電商風靡書先知”,現在我們這些實體零售商所經歷的電商沖擊波,其實線下實體書店早幾年就在經歷了,翻翻電商的前世今生,亞馬遜成立于1995年就是從網上書店開始的生意,現在已是全球商品品種最多的網上商城。在當當網、卓越網(被亞馬遜收購)如日中天時,實體書店的日子就一點也不比現在的其他實體零售商好到哪兒去,只可嘆當時別人的痛,自己沒感覺!
圖書,如此標準化的產品,在強大的電商攻勢下,是不是實體書店從此就“滅絕”了?或者都變成網上書店?在線閱讀?不對!在這樣一個時代,我們反而會更心心念念臺灣誠品書店那樣的 “精神殿堂”,更鐘情于上海鐘書閣那樣的“最美書店”!為啥?
有人說,網絡文化是“屌絲文化”,互聯網經濟是“屌絲經濟”,但我覺得,屌絲也好,土豪也罷,本質都是在“懶人文化”和“懶人經濟”的土壤里深根發芽的,正因為互聯網迎合了“懶人文化”,所以與之相對應的“懶人經濟”才有載體和粘度,而電商正是為“懶人經濟”服務的商業代表。當我們進入到一個物質和選擇都豐富的時代,我們已經不再滿足于單純的衣與食,要知道懶人的要求從來不低!如果傳統實體零售還停留在單純的衣與食的供應上,既沒有電商的速度和價格,又沒有對懶人的吸力和粘度,那么人們優先選擇電商是必然的!
電商致力于滿足人們對于“快”節奏的要求,如果實體零售要和電商比“快”,怕是先天不足,力不從心!我們現代人的生活緊張且充斥著壓力,上班、吃飯、趕路無不是在追求快節奏,電商就是順應懶人要求為我們提供“加速度”。
但是,“快”真是被逼出來的要求,“懶”才是懶人的本質,懶人骨子里喜歡慢生活,“慢生活,才快樂”,懶人想和家人在一起享受慢生活,想和戀人在一起享受慢生活,懶人心底里渴望慢下來!臺灣誠品書店被規劃為“一個民眾可以來消磨一天的休閑地”,在一個快節奏的商業社會中,給懶人打造一片慢生活的空間,或許這對于實體零售的變革會有一點啟示吧?
如果電商是“多、快、好、省”的商業代表,實體零售想變革找出路,就應該滿足懶人對于“慢”生活的要求,試著去做“精、慢、樂、享”的商業代表!精,就是尊匠心、選精品;慢,就是慢生活、慢節奏;樂,就是蘊樂趣、含趣味;享,就是享受美、體驗好!陰與陽,相生相克;左與右,相輔相成;快與慢,各得其所、相映生輝!電商和實體零售難道不能這樣分工嗎?電商的“快”、實體的“慢”,最后殊途同歸,都能為“懶人”服務!“懶”從來就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真正動力!
聊到這兒,再把話題拉回書店上來說。現在,新華書店也開進了上海的購物中心里,我們是否還能依稀記得學生時代那會兒傳統新華書店的樣子?只是當網上購書已成習慣后,我們再看到此時優美變身的新華書店,驚鴻一瞥之時,心里的喜愛會不會油然而生?我猜想,新華書店在幾代中國讀書人的心里是有回憶和懷念的,如今我們只是一直在期待她的鳳凰涅槃!同樣,對于實體零售業,我們也有太多期待和渴望,目前只是恨其不爭,盼其自強!
變身后的新華書店立足于購物中心的一隅,位置不算突出,但人來人往,悠然有序,我看到甚至比旁邊幾家品牌服裝店的人氣都旺。空間設計也用心別致,以層層疊疊圖書為擎天立柱,以圈圈軌道射燈為浩瀚星空,讀者猶如置身于書海與宇宙之間,寧靜與溫馨之中!整體不大的空間里,還置出一片不小的休閑閱讀區,讓讀者可以坐在沙發凳上,可以靠在木椅上,還可以蝸在地臺座墊上,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閱讀!
還記得以前的新華書店吧,只有一排排的書架,還要怕顧客只看不買,即使讀書的人站斷了腿也沒有一席之地可坐,如今在這寸土寸金的購物中心里,還要辟出專門空間留給讀書的人坐下來慢慢閑讀,商業思路變了,做法也就變了!現在的改變正好迎合了懶人的哲學:能躺著絕不坐著;能坐著絕不站著;能站著絕不走著!而懶人的時間概念是模糊的,時間浸潤在書海里,猶如水珠沉浸入大海里那樣微不足道,懶人可以在書海里過慢生活!
鐘書閣則是另一種境界至上的書店新模式,是創始人心中二十年夢想的真實兌現!是夢想重新定義了書店!有夢想的實體零售是強大的零售!誠如鐘書閣創始人金浩所言:“眾所周知,近年來,隨著數字化出版的發展和網絡、電子商務的興起,整個圖書行業經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一方面,時代變革下紙質出版的大環境日益艱難,以數字閱讀為代表的新媒體在越來越多地爭奪讀者的眼球,加上電商的低價銷售,致使傳統的圖書流通渠道大幅萎縮。為了不讓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漸行漸遠乃至消失,我們二十年來想方設法克服困難,不畏艱險逆勢而上,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實體書店生存和轉型發展的新路、民營書業圖書策劃發行的新模式。”
據說上海灘的老書蟲幾乎都去過了鐘書閣,我想,書蟲肯定也是喜歡“懶”的慢生活,喜歡享受鐘書閣里的好書和好服務。鐘書閣“要求員工對于讀者的需求必須第一時間滿足”,“能為了讀者需要的一本書,在全國范圍內尋找”,“為讀者找好書、為好書找讀者”,置身于圣殿級別的最美書店,品閱選書人精挑細選的圖書,又能享受上帝般的讀者服務,哪條“懶蟲”會不喜歡?不僅如此,鐘書閣的雙子座品牌——鐘書塾,采用名師助學方式開設學前、小學、中學一站式教育培訓,這是“一條龍”服務啊,算是為懶人們升學助學服務到家了!從鐘書書店,到鐘書閣,再到鐘書塾,教輔圖書+閱讀生活+教育培訓+~~~,除了+互聯網,傳統實體書店圍繞“懶人經濟”開枝散葉,可以做的加法很多啊!
臺灣誠品書店早已名聲在外,2015年11月29日誠品內地首店在蘇州開幕,在那里,誠品用一份文化凝聚力,把上百個設計師服飾品牌、文創品牌匯聚一堂,形成眾星拱月之勢。很多人都會用心去關注誠品外在的商業成功,但是卻容易忽視誠品內在的人文力量!“在誠品,書不等于商品,時間不等于金錢,空間不等于商鋪,而讀者重新回歸成為人。”我覺得這才是誠品書店的境界。
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說:“書店行業,大家都在講網絡化、電商,但誠品講的是人和人之間、人和空間之間、人和書本之間、人和講座、表演等之間的互動。在繁忙的都市當中,希望書店成為城市人的客廳。到書店里可以放松,可以從容。”
在一個停不下來的世界里,我們真是需要一個可以過慢生活的棲息之地!如果這一定要與商業相關,那我希望是在實體零售空間!
bevalcn- 該帖于 2016/4/11 13:23: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