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高端有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 去年曾經宣布要開一家實惠版的子品牌超市365 By Whole Foods(以下簡稱365超市)。他們近期把這事提上了日程,宣布第一家365超市將于5月25日在洛杉磯開業。
概念圖 來自 365 的 Instagram
之所以取名為 365 是因為 Whole Foods 的一個自有低價品牌食品名叫 365。它的目標消費者是 18 ~ 34 歲的年輕人,他們對食材的要求高,喜歡健康、自然的食材但是又希望價格能夠更便宜。 低價超市 Lidl 和受千禧一代喜愛的 Trader Joe 的興起讓 Whole Foods 倍感壓力。
Whole Foods 的應對措施不僅僅是開設一個便宜版的有機超市那么簡單。近期 365 超市的主席 Jeff Turnas 在接受《華盛頓郵報》采訪時談了一下他們是如何節約成本的,他說:“我們想方設法從不同方面來提高效率。”
他提到365超市會縮短工作人員從倉庫到貨架的時間,這樣可以節省一點人手。另外,為了控制成本,店鋪面積也縮減了,原來的Whole Foods超市有4~5萬平方英尺的面積,而365超市將把面積縮小到3萬左右。
因為面積縮小了,他們相應也會減少SKU,也就是說會精簡產品的種類。比如說,不會提供太多種類的瓶裝水。因為這個不是365超市目標消費者會看重的品類。
其他品類的選擇也會減少。在重要的品類上還是會考慮代表性,比如說,他們會選擇不同價位不同產地的橄欖油。相比之前的50~60 種橄欖油,365 超市只會賣10種。
和 Whole Foods不同的是,365超市會有更大面積的熟食區域。為了節省成本他們會將這一塊服務更多地以自助的方式呈現。在Whole Foods超市里各種食物窗口幫你稱重的工作人員將不再出現在365超市里。
除此之外,為了加強差異化,Whole Foods還透露會在每一家365超市里開辟一塊營業面積,讓本地的一些“有相似理念”的零售商入駐,比如說飲品小店、護膚品甚至是唱片店和紋身店,增強購物體驗。
從精品有機超市延伸品牌做中低端超市,雖然對于Whole Foods來說有一定風險,但是他們必須想辦法留住那些被中低端超市(比如 Lidl 和 Trader Joe)搶走的客人。形勢不容樂觀:Whole Foods 的同店銷售在2015年第四季度和2016年第一季分別下降了0.2%和1.8%。
2015 財年,受到新開店鋪的驅動,Whole Foods的銷售額上漲了8.4%,達到153.9億美元,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卻分別下跌了7.8%和7.4%。成本上升主要來源于銷售和管理費用(Selling, general and administrative expenses)。你大概能理解他們為什么需要在 365 超市中探索降低成本的方法了吧?
(來源:好奇心日報 董芷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