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北京王府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SH.600859)一位內部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去年底公司公告的30億定增一事尚未有下文。2015年12月31日,王府井發布定增預案,擬以23.02元/股非公開發行13032.15萬股,募集資金總額30億元,將用于投建多個購物中心項目及O2O全渠道項目,旨在完善公司經營業態戰略布局�!斑在等審批,這筆錢還沒到位�!痹搩炔咳耸繉�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我們工作很努力但私下也確實很困惑�!鄙鲜鲞@位內部負責人這樣告訴記者,當下傳統零售門庭冷落,電商對實體造成的沖擊的確巨大,這位傳統零售從業者毫不諱言自己的消費習慣已頗受網購影響。未來純粹網購是否會替代現在的實體店?“不確定,走一步看一步吧�!彼f。
春天里的冬天
離三里屯不遠的雅秀商場營業面積近3萬平米,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曾經人聲鼎沸。但4月23日記者來到這里時卻一片寂靜。
雅秀是昆泰集團旗下項目之一,北京朝陽門附近知名建筑昆泰大廈、豐聯廣場、泛利大廈等均是其項目,該集團是朝陽區國資委監管重點企業。
4月24日,北京京商流通戰略研究院院長賴陽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雅秀試圖“從批發市場思維轉成精品購物中心”,但這一架構“對消費者沒有任何魅力”。
雅秀只是傳統零售業顯露蕭條的一個縮影。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走訪北京南城莊勝崇光百貨、新奧購物中心、卓展購物中心五棵松店等,均發現客流稀少。賴陽認為,傳統零售衰敗是“溫水煮青蛙”。由于依然還能收取租金,就沒有動力根據網購沖擊現實,去及時調整思路,作出符合當下消費者需求特點的改變。實際上是在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選擇方面,傳統零售作出了更多只顧眼前的選擇,也正是類似的選擇讓傳統業態的顧客慢慢消失掉了。
中國連鎖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實體零售業首次出現負增長,行業用工量同比下降1.3%,為多年快速發展的實體零售業首次負增長;2014年實體連鎖店鋪經營面積亦出現首次下滑2.3%狀況。2014年1月—11月,銷售同比增長從之前的11.4%將至8.8%。這組數據反映了當下傳統零售的真實狀況。12家涉足超市、大賣場與便利店的公司,營收下降的企業占50%,凈利潤下降的企業占3/4,凈利潤率僅為0.92%。
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2015年零售業上市公司營收排行榜》統計的93家零售上市公司中,截至2016年3月底,已經公布年度財報與快報的公司有88家,按照營收和凈利潤兩個指標分析,營收下降面為47%,凈利潤下降面為60%,營收與凈利潤雙降面為33%,虧損面為15%。
4月25日下午,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零售行業資深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傳統零售受網購沖擊已經多年,現在沖擊力度越來越大,實體店原來主要是百貨受沖擊最厲害,“現在連大超市都受到很大沖擊”。除了社區小便利店在夾縫中尚可保持活力,百貨、大超市兩大主力業態“都不好”。以北京著名的西單商場為例,“里面幾乎沒人,營業員比顧客多,抱怨很大”。
轉型尚需克服惰性心態
顯然,作為國內百貨業龍頭企業,王府井并不甘心坐以待斃。王府井是A股中為數不多的已在全國進行網絡布局的百貨公司,在全國15省19城市經營29家百貨門店,總建筑面積超過140萬平米。五年前年從大股東層面引入戰略投資者,公司治理結構已具優化。此后毛利率曾經連續三年得到提升。2015年收入雖然比前一年下降,但依然達到173.3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61億元。
而在王府井上述內部人士看來,最關鍵的還是要改變員工內心的惰性成分。他說:“人本身有惰性,不愿去學新東西,不愿去轉,你要在背后逼著他轉,當然得有個過程,這還得是意識先轉過來以后的事。”
看似日薄西山的傳統百貨在賴陽眼里,也并不是無路可走。他對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入實施“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的意見》中關于“大力發展體驗消費”、“支持發展協同經濟新模式”等深表認同。
但提及“自營”,賴陽說,鼓勵百貨業自營不是發展方向,因為商品采集進來后,它的時新程度會受損,賣不出去再打折的話,資金收益的風險大大提高。他介紹說:“英國最好的瑪莎百貨就是做自營,現在業績下滑得極其嚴重,在走向虧損。軟件升顧客購物體驗才是出路,否則都沒有意義�!�
國美電器總裁王俊洲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及他在日本購物,導購一次會拿三雙鞋貼心請顧客試穿,這種良好服務態度,又不給顧客造成心理壓力的氛圍下,倒是令王俊洲覺得“不買一雙不好意思”。
(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 方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