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個人而言,韓國化妝品是最適合我的。我很喜歡韓國化妝品和護膚品。其知道什么是亞洲人需要的。”中國香港新世界百貨的執行副總裁鄭志剛日前對韓國媒體表示自己是韓妝的“粉絲”。而身為韓妝粉絲的他已經向一家名為伊思( It’s Skin )的韓國化妝品公司投資180億韓元(折合約為1億人民幣),并打算將該品牌引入中國市場。
說起伊思這個韓妝品牌,也許人們會覺得有些陌生。但提及這兩年里“爆賣”的蝸牛霜,也許就會有些了解,因為伊思即是蝸牛霜的“鼻祖”。
根據伊思官方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伊思的銷售額僅為3億元人民幣 ,到了2014年,伊思的年銷售額直接躥升到14億元人民幣 ,而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來自中國消費者。
事實上,不止伊思,諸多韓國化妝品在中國市場受到熱捧讓不少本土的中小化妝品公司受益,很多中小化妝品企業包括伊思在內,諸如自然樂園(Nature republic)、芭妮蘭(Banila co) 等品牌都在準備在韓國上市。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不同于愛茉莉和LG這樣的大企業,這些韓國中小化妝品公司并沒有實力在海外大規模開拓市場。以伊思為例,因為到目前為止,這個品牌還沒有正式進入中國市場(未有線下實體店,但有中國的官方網店)。在2015年5月伊思相關負責人接受采訪時透露,伊思在中國市場的準入申報工作已經進入尾聲,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劃進入中國市場。
很多小眾的韓妝品牌進入中國主要是通過網絡銷售。隨著中國消費者紛紛通過網絡購買化妝品,沒有自主流通渠道的韓國中小型企業也得以在中國市場銷售產品。好消息是,網絡銷售的成本較低,且不受限于地域。
但需要指出的是,網絡流通渠道的出現并非是個純粹的利好因素。因為通過網絡在中國市場流通的化妝品大部分都未經過國內的衛生許可檢驗。也就是說,一旦相關部門采取措一些措施,這些化妝品的銷售額可能會急劇下滑。
所以,對于伊思這樣的中小韓國品牌而言,也許找一個強有力的中國合作者才是最好的選擇。
而此次投資伊思的鄭志剛是全球最大珠寶零售商之一的周大福創始人鄭裕彤的長孫,周大福僅在中國內地就擁有2300家門店。
“如果把伊思直接入駐到周大福每一個店里去,那么伊思的產品將在中國內地的2300家門店中銷售,這個是有可能的。”鄭志剛透露。
“我們在中國內地擁有43家(新世界)百貨公司,伊思在20個城市的43家百貨里都開設專柜。”鄭志剛自信地表示,背靠新世界百貨可以讓伊思很快在中國市場打開局面。“屆時,伊思將會成為在中國最著名的韓國化妝品品牌之一。”
目前來看,借助周大福和新世界百貨兩大渠道,相比其他韓妝品牌,伊思未來在中國的發展也許會順利不少。公司方面宣布,今年5月,新世界百貨將在廣州和重慶兩個地區的周大福珠寶柜臺中開設伊思的迷你展示柜,此外,還將向全國600萬VIP用戶贈送伊思樣品。“這可以給韓國公司省一大筆廣告費。”鄭志剛對前景表示樂觀。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劉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