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尼?都自媒體時代了你的品牌、促銷、活動推廣渠道還在用:
報紙?
廣播?
電視?
U OUT LOW!!!
在新媒體、自媒體時代,如果你還在固守你的一畝三分地,
不但會被你的對手笑掉大牙的!
你的目標顧客也有可能跟你漸行漸遠!
并最終離你而去!
且不說新媒體,
先看看除了報紙、廣播、電視等“非主流”媒體外,
大家都在用的主要媒體有哪些吧!!
一、手機短信
雖然被微信、微博等新媒體打壓的不行,但仍然是當前最高效的傳播渠道之一,特別是由于許多短信號碼綁定的往往是會員的號碼,因此公信力、有效性是所有傳播渠道內最明顯的.
必須注意的是:應盡量與顧客建立起“咱認識”的連接關系,如商場告訴我積分可以兌換禮品了,我可能來店兌換,但如果一個房產樓盤貿然發信息給我,我要么直接刪除,要么信息自動攔截!
所以,許多時候想發短信給品牌會員,盡量讓品牌(最好是認識該客人的導購)來發吧!
“關聯”可是互聯時代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哦!
二、傳單
新媒體時代,許多人都認為“紙媒已死”,“自媒體至上”。。。
其實,除了短信之外,傳單如果主題、內容、派送渠道規劃、執行的好,對促進顧客來店、購買等也是非常具有殺傷力的!
傳單本身具有可視性強、可精準投遞、可儲存、信息豐富等諸多優點及功能,許多商家投遞無效往往是內容設計、投放渠道規劃落實不到位而導致的,日本的伊勢丹百貨、上海的久光百貨、沈陽的興隆大家庭,乃至麥考林等,他們的傳單在傳統銷售促進及導引方面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力!
參考馬云那句話:不是傳單廣告效果不行,是你家的傳單效果不行!(印刷完就放賣場、柜臺?只在街上派發卻沒給會員、周邊社區寫字樓客群派遞、郵寄?主題內容毫無新意?。。。)
(某商家:皇上帶領眾臣子派發傳單,DUANG。。DUANG。。 DUANG。。。)
三、戶外廣告、站牌廣告
戶外廣告包括商場外墻廣告、車站站牌廣告、馬路旁燈箱廣告、T牌廣告等.
這種廣告模式的特點是易見性強,傳達的信息量相對有限,需要精準、重點傳導商場想要宣傳的信息,許多廣告主在投放戶外廣告的時候,不考慮主次,一股腦資訊大量上,須知會吸引顧客的內容,一個主題,一、二個核心賣點就足以!
SO,如果你的廣告投放了你覺得無效,好好反省下自己的版面吧!!
四、車身廣告
包括公交車車身廣告以及特制廣告車車身廣告、公司商務車、員工車車身廣告等多種方式。
作為城市流動的廣告牌,如果設計到位,具有很強的口碑及傳播性,由于單車價格不菲,所以多用于開業、周年慶、會員日等大型促銷活動的預告與造勢上。
同樣的,由于是流動的,傳達信息有限,應凸顯最核心的信息!當然,路線、創意等也同樣重要!!
五、車閘廣告、停車場廣告
隨著汽車的普及以及傳播渠道的逐步深化,如何盡可能地靠近顧客成為所有傳媒的共同追求。
車閘廣告、停車場廣告由于其傳播的“強制性、針對性”強,而成為許多零售企業媒體投放的新寵!特別是商場周邊的一些核心的社區、寫字樓、商場等車閘廣告及停車場廣告,這些區域由于針對性強,目標客群集中,成為商場的必爭之地!
同樣,由于顧客滯留時間有限,在版面內容選擇及設計上要針對性考量!!
樓宇電視廣告,由于擁有聲音、影象、文字等多種內容,因此可以囊括較多的信息量。特點是針對性強,適合向周邊目標客群聚焦的寫字樓、社區進行傳播,內容適用于短期商場促銷、活動告知宣導(如商場重裝開業、新推出某項服務、引進新業態等),如果商場能策劃好的、具有創意性的視頻廣告,結合微信公眾號的推介效果會更好。
缺點是成本相對較高,覆蓋率一般,僅適合大型促銷活動使用!
樓宇觸摸屏廣告:擁有樓宇電視廣告的視頻播放功能,同時又增加了互動、查詢功能,目前正對樓宇電視廣告形成替代性沖擊,優點在于即可播放視頻,又可接受顧客的查詢乃至直接的商品下單,代表未來“多屏、多渠道”傳播營銷的趨勢。
曾有某商場通過自主編輯、錄制系列短劇,結合微信平臺及大量觸摸屏、外墻LED屏等進行項目、活動的宣傳推廣,由于屏幕運營方也需要這類內容進行傳播互動,因此該模式是一種共贏的模式。
本號后續將對該商場視頻及案例進行跟蹤報道,敬請關注!
梯間廣告:
包括電梯內海報廣告及梯門廣告,僅作為點對點傳播媒體的一種補充,適合客群比較集中的商場(如高檔百貨、個性化購物中心等),對定位大眾的賣場來說,傳播成本過高!!
七、網絡廣告
網絡廣告包括搜索排名、新聞門戶、區域門戶、熱門論壇、企業官網、APP自媒體等(支付寶、360助手、游戲等下述)。
從廣告形式來說,包括圖文式、體驗互動式、視頻廣告類、故事營銷類、軟文報道類等多種形式。
網絡媒體的一大特點在于可以針對顧客的瀏覽習慣進行針對性傳播,并可以根據廣告頁面的瀏覽量進行收費,但總得來說,只有結合“超值內容”的網絡廣告效果才是最佳的,單純的告知性資訊,很難擁有好的效果。如下列二項“高價值感知贈品(限量)”在新媒體傳播時就收到良好的效果,
案例1:某品牌新媒體傳播案例
案例2:大商麥凱樂營銷案例
對零售實體店而言,新媒體傳播、互聯網廣告擁有廣闊的開發空間,應用得當,有望大幅降低廣宣成本(天虹某副總曾分享:利用新媒體之后,公司媒體成本下降50%!)限于篇幅,本期不做深入分享,小編將擇期做一次零售實體企業互聯網廣告專題。。。
八、快遞跟貼廣告
優點:
針對的都是有購買欲望、網絡購買經驗的目標客群,許多快遞公司在收貨人地址欄上,會預留一半空間作為廣告招商之用,比起其他渠道的投錢賺吆喝,只要你的活動力度確實夠吸引人,絕對物超所值!
問題:
和傳單夾報一樣,快遞員可沒時間給你貼廣告標貼,你安排專人前往,人家還怕你把快遞弄丟。。。適合此廣告市場成熟的區域和市場。
九、報紙夾報廣告:
夾報廣告是一種價格合理,信息豐富,印刷精美,受眾廣泛的新型廣告媒體。即把客戶的廣告宣傳頁,以1+1投遞的方式,夾在報紙里面,隨著報紙送到客戶指定范圍內廣告對象手中。
優點是成本適中,投遞區域、客群具有一定針對性,問題是夾報數量及投遞效果跟蹤存在一定困難(3:00-4:00跟著發行員背后督導?嘿嘿,你懂得!!)
相對傳單郵寄而言,夾報的時效性更強,但也有人反映,許多行政事業單位或較好的企業,會有專人先把DM單廣告抽出來后才把報紙投放到各科室、部門(納尼?啥企業福利這么好?!)
當然,隨著報紙訂閱量的下滑。載體本身縮量也是個問題哦!!
十、微信群、論壇及會員俱樂部
隨著微信用戶量突破3億、4億直到超過6億。。。微信在中國簡直就是空氣一樣的存在,這里指的微信社群,不是第七點內指的網絡廣告,而是許多商場都已經通過建立會員QQ群、微信群、俱樂部等形式進行會員的社群管理。
如某百貨通過商場內的宣傳及線上自媒體的引導,建立了20、30個微信會員群,定期拋出一些議題讓會員們討論,當然,公司也會給群主一些預算,用于紅包等“甜頭預算”。
這些社群會結合會員共同感興趣的話題展開討論及教育,如針對對理財投資感興趣的群,會組織股票專家、理財專家定期進行分享及交流,對育兒教育有興趣的會員,會建立兒童教育群,并開展相應專題討論;對于喜歡自駕游的顧客,會組織他們進行專題探討及專線旅行等。
在這些社群的運營過程中,商場更多只是一個發起人的角色,許多活動的組織必須由群內的“意見領袖、大師、老鳥”擔當,而商品銷售促進會針對不同主題社群進行推介,如針對登山、戶外愛好者社群,可以推薦戶外用品、體育用品等商品,讓這些社群群員作為意見領袖,轉發朋友圈可以獲得相應積分獎勵等等。
對商場來說,今后這種社群運營模式很有可能孵化出一堆的“意見領袖”及“網紅”。。。為企業的相應促銷活動代言,值得同仁的深入研究,本公眾號后續也將繼續關注該模式,并做相應分享!!
備注:有意向交流的同仁,歡迎加入“圣航零售前沿資訊1號群”微信群進行探討。
其他傳播媒體
1、購物袋:
購物袋是比傳單更有價值、更有效的傳播載體,特別適用于向項目周邊的社區、寫字樓客群及老客戶派送!
如沃爾瑪的環保購物袋,一方面倡導顧客注意環保,提高企業公信力,一方面老顧客整天拎著這些購物袋也是個重復宣傳,再者,這些購物袋的成本一般都是在收銀臺“加值贈”的,所以成本其實又回到顧客身上,企業承擔成本并不高。。。
筆者曾經的經驗是制作了一批品質確實不錯的購物袋,結果證明顧客是愿意為此付出一定代價的,同時高品質的東西又凸顯了企業的定位和價值。。。
2、包裝盒、購物小票
對實體店而言,無法實現O2O、全渠道的一大威脅在于:越來越多的品牌通過包裝盒等媒介,把公司線上旗艦店、網絡旗艦店等都打在這些包裝物上,久而久之,這種宣傳教育必然導致“場外交易”的滋生
真不知道,實體店業績下滑的份額里面,有多少是拜這些已實現O2O、多渠道銷售商家所賜。。。
但對我們來說,不管購物袋、包裝盒,還是購物小票、票據這些節點,只要是顧客能接觸的觸點,對我們來說,都是最有效的傳播渠道。。。
3、支付寶、團購網、滴滴打車等廣告
隨著我們使用支付寶、微信支付、滴滴打車、美團、餓了么等這些平臺的頻率越來越高,這些平臺的媒體價值也越來越凸現,借用7-11老總的一句話:“為顧客著想”和“站在顧客立場思考”不是同一件事情,所以,隨著新應用軟件的不斷開發,會有更多的媒體出現在我們身邊,我們說不完所有的媒體,但我們可以結合自己正在使用的載體想想,我們的顧客必要觸點,只要秉承“推己及人”的態度,不管是百貨、超市,還是購物中心,我們都能及時把握住最新的媒體趨勢!!
4、贈品廣告
恩,電商品牌常用的方式,實體店也考慮堅決走起吧!!要讓你的會員天天看到你!還要放幾個二維瑪上去:)
好了,人在坦途簡單介紹了上述十來個傳播媒體,您有什么好的、有效的其他媒體可以介紹給聯商群友一起分享的么?歡迎留言參與吧!!
人在坦途:微信號C8888888866666 公眾號:LSQYZX(圣航零售前沿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