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電商新聞電商圈被刷屏最多的消息就是京東和1號店合并,沃爾瑪把1號店轉讓給京東,獲得京東大概5%的股份。
關于這個事情媒體上報道比較多,但基本沒有說到點子上。
合并的目的無非兩大類:一是借機擺脫困局,二是實現1+1>2。在我看來,這是一筆對雙方來說都很實惠的交易。
一、從京東的角度來講,這個合并給京東至少帶來三個利好因素:
第一、提升用戶粘性。
京東是從3C數碼起家的,所以它一直面對其生態圈不夠活躍的問題。用戶購買數碼類商品的頻率偏低,后來雖然京東拓展百貨和品臺模式,但我們如果把它放在一個與淘寶天貓競爭的環境下,可以看到兩者巨大的差距,淘寶天貓的用戶購買頻率比較高,平均年購買次數50次,這是幾倍于京東的活躍度。所以,京東收購1號店有助于提高用戶的購買頻次,從而提升其生態圈的活躍性,這個對于提升京東的品牌價值無疑非常用幫助,這也是京東股票因此消息上揚的原因。
第二、拿下長三角區域
京東發家于華北,在長江三角州的整體表現力不那么強有力,收購1號店,本身是以華東為重點的區域性大型電商,其最主要服務范圍集中在上海和江蘇,浙江,安徽這幾個省份,這樣一來會大大加強京東在這個區域的表現力。這就好比天貓決定在北京設第二總部,也是為了延伸在華北的觸角。
第三、大大強化在快消品領域的供應鏈實力
雖然京東在做京東到家,但是所有的零售版塊,所有的商品類目里面,恰恰快消品的是屬于線下零售介入最深的領域,快消品線下零售對供應鏈,對品牌方、制造方的把控力是很強的,這和百貨類的供應鏈狀況截然不同,百貨零售在國內,零售商基本都是二房東,沒有太深入的介入到供應鏈。所以,電商公司如果沒有強有力的供應鏈基礎,很難玩轉快消品。所以這次合并對京東來講將大大強化在快消品領域的供應鏈實力,尤其是可以借重沃爾瑪作為快消品采購的后盾和背書。
二、從沃爾瑪的角度來看,也是利好
1、首先,1號店這些年持續虧損。
請不要忘了,1號店的后臺老板是一家零售企業,而不是投資公司,零售企業對于虧損是萬分敏感的。對零售企業來講,每一分的虧損都會沖抵別的地方的銷售。零售這個行業,純利潤通常只有百分之一點幾,這就意味著沃爾瑪在1號店一年如果虧了十個億,它在別的地方就需要白白多做一千個億的營業額來彌補這個缺口。當年沃爾瑪滿懷信心覺得中國電商這么火,零售它最有資格,迫不及待的買1號店想大干一場,沒想到面對的是持續不斷的燒錢和虧損,戰略上的美感終究抵不過現實的利益。所以,對沃爾瑪來講,這樣的合并,對它而言甩掉了一個不斷燒錢的包袱。
2、沃爾瑪獲得了電商的優質資產
沃爾瑪也借此做了一次資產置換,把一個連年虧損而且看不到盈利前景的爛尾樓置換成一座人氣旺盛大廈的幾個套間,至少能隨大流分一杯羹。京東在市面上來講被認為相對優質的互聯網資產,沃爾瑪可以借此搭個順風車。當然,這樣一來,沃爾瑪除非另外再起爐灶,否則它在中國電商的介入,就從經營行為變成投資行為了。
三、合并存在的一些問題
1、第一是兩家公司的管理文化不一樣
這兩家公司的合并估計會導致又一波的1號店的人員流失,去年1號店的創始團隊離開以后,人才流失比較厲害,那么這一次很可能導致新一波的人員流失。
2、從長遠來講,沃爾瑪在中國的困境并沒有因此得到解決
作為全球頭號零售巨頭,進入中國二十年,至今規模沒有規模,利潤沒有利潤,口碑也很一般,來路方長。資本界是最敏感的,這個消息傳出來后,京東股價大幅上揚,但沃爾瑪股價基本沒反應。
大家更關注的,還是沃爾瑪如何解決“中國困局”。
(作者系電商資深人士黃若)